第445章(1 / 2)

妻子颔首答应的那声“好”,被回程的马蹄覆盖。

却在他此后独处的漫漫岁月中,成为撞上崖壁的音浪, 发出振聋发聩的回响。

不止一次的, 周朝明责问命运,若是当初没有回建兴,是否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

如果不曾相识,是否……

然而不论他是何等愤懑, 已不会再有人回应他的问题。

他生命的这条栈道,已无人访问。

只可惜彼时的周朔仍是无知的蠢货,竟浪费那已稀薄至极的光阴去舔舐伤口。

全然无知七年后的他, 将不再具有发声的资格。

他于政事堂看到周氏截下的信件, 又在蛊惑中打开了妻子寄往江陵的信。

她骂他, 且骂得很不好听。

主君说,“她已经知道你的真实出身,这封往江陵的信就是准备毁了你。”

“下面的事,你在这儿没什么好处, 不妨出去避避。东菏正好有些麻烦,你去看看。至于你与姜氏的事,我帮你处理。”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他问。

“你从此无法于世间立足。”

“最好的结果呢?”他又问。

“周氏再多给江陵些好处, 平复他们的怒气。你只需要与姜氏和离就可以。”

无法于世间立足, 并非最坏的结果。与妻子和离, 也不是什么好结果。

什么才是好,什么又是坏呢?

之于此刻,周朔无法分出好与坏的区别。

她知晓实情的那刻,最糟的结果就已发生。此后的一切,不过是噩耗的尾音。

不同于气性的清冷骄傲,她的字很秀巧,末端无锋,偶尔的连笔衬得整面信纸都精雅起来。

可落于信纸的字眼,却是这样的刻薄。

[私生怯怯,龌龊污秽也,岂能有后乎?]

[周氏骗婚,恶浊邪僻,明月坠沟,奈何愤愤,泣下凝噎,不知将往。]

[长姐昭德,乞怜小妹,公知恶行,绞杀卑子,以正伦常,名正规统。]

……

[江陵在心,日思夜想,呕尽心血,俯首再拜。]

信纸上的字一个个蹦入眼帘,在消化内容的同时,周朔生出许多困惑。

为什么要知道?

为什么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知道?

再早些也好,再晚些也好。

明明任何时候都可以,为什么要发生在他们刚从山下回来的时候?

为什么要发生在他们共同去过法华寺,走过花灯街,拜别恩师与师母之后呢?

他一遍遍地责问苍天,却得不到任何回答。

只是后知后觉地明白,这大约又是上苍在戏弄他。又是这样,在给予一些甜头后迅速收回。

只这一次,被上苍操控将匕首插入他心肺的,是他刚刚交付了所有信任的妻子。

但凡早些,又或晚些,他都不会这样地难以接受。

高案后的主君目露哀悯,再次劝他,“阿朔,去东菏吧。你不适合再留在建兴。”

“我要见她。”他说。

扶着椅把手,周朔站起身,“我会去东菏,但我要先回趟梧桐院。”

“我要问她、问她……”

他惶然无措的话语,被主君的讥笑打断,“你要问她什么?”

她的神情满是轻蔑,“去问她为什么要写这封信?还是去问她为什么不肯接受你的身份?”

“除了我能不计较你的出身,对你委以重任。还有谁能接纳你呢?”

最终主君半是讽刺地告诫他,“阿朔,事已至此,你还去见她做什么呢?自取其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