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心思各异都在等她下文,等了许久,都未听陛下再说一句,反而来了一句“退朝”,众臣工集体石化。

啥意思呢。说半句话,就这么走了。这是考他们呢,还是考他们呢?。

武将心思简单,知道自已猜不透皇上的心思,所幸也就不猜了。

但失了圣心的文臣却巴心巴肺难受。他们官位本来坐得就不稳,要是不好好讨好圣上欢心,兴许哪天碰上陛下不高兴,说撸就给撸了。现在终于有机会讨陛下开心,他们哪能错过。

但是他们翻来覆去想了好几遍,都想不出来陛下此举何意?

在朝会上虽说她夸了户部侍郎,但也只是口头表扬,连块帕子都没赏。这是夸还是警告?要是夸还好说。总算是件好事。要是警告?警告他啥呢?是他吃得太奢侈还是陛下抓到户部侍郎贪污把柄了?

好家伙,经过这一番心理推测,把户部侍郎吓得差点晕过去。当即失声喊出来,“谁贪污了!”

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他也不敢啊。他现在官位都没坐位呢,陛下明显不信任他,他虎啊,他去贪污!

众大臣见他气得脸红脖子粗,显见恼羞成怒了。看来这人是真没贪污。

莫非陛下真是在夸他?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齐齐打了个寒颤!不知怎地,他们总觉得陛下又憋着什么坏呢。

大家猜来猜去,始终猜不到点子。主要是不了解这位陛下的性子,只知道她喜欢折腾,脑子异于常人,经常会干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所以他们永远猜不到她下一瞬在想什么。

于是大家将目光投向内阁三人组。

周术就不用问了,他资历摆在那儿,为人又严苛,轻飘飘看过来,就让人胆寒。谁也没胆子问他。

凤至看起来好说话,整天笑眯眯的,但他就是个笑面虎,油得很,向他打探消息,他能把你带到沟里去,最可气的是凤至擅长打机锋,很容易能套走你的话。简直让人防不胜防。

那就只剩下沈为民了。他也算前朝旧臣,因为命好,是陛下的亲舅舅,所以成为内阁之一。

众臣想向沈为民请教,沈为民忙着修改律法,根本不得空,不过他倒是个善心人,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放心!这次一准是好事!陛下最是体贴下属。”

大臣心里呵呵,难道血缘就那么神奇,陛下到底给他带了什么滤镜,他居然能昧着良心说体贴?

陛下都逼他们这些前朝旧臣走投无路了。如果她真体贴,为什么要抄了他们的家。让他们不得不在外面租房子。害他们轻易不敢贪污,害他们战战兢兢生怕出一点岔子?

这些大臣都觉得沈为民在故意搪塞他们。

他们不得不把主意打到金吾将军身上。

满朝文武,除了沈为民,就只剩金吾将军和他们一样是前朝旧臣。沈为民是占着血缘关系,只要他不造反,陛下就会一直信任他。金吾将军就不一样了,他纯粹是命好。因为送陛下去和亲,被选中当护送将军。谁能想到,先帝突然被人撸走。和亲也作废。

当然这些都是以前的事,不提也罢。他们在意的是,金吾将军与他们有那么点同朝为官的情谊。虽然文臣和武将向来井水不换河水,但是好歹认识,那就能说得上话。

而且金吾将军地位不比他们稳。

在陛下看来,不忠于她的武将远比文官更危险。不有句老话嘛: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他们就算想造反,都没有能力。

而金吾将军就不一样了,他有十万士兵。而且那些士兵与他一块出生入死。陛下不可能不忌惮。

金吾将军得知他们来意,原本不想管这事。但是听他们将厉害关系分析得头头是道,心里确实有所触动。

为什么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