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是挺直腰板的,要是让戚少臣不去当官在家呆着,他还不愿意呢。

临行前一天,戚老爷又给戚少臣塞了几千两银票:“都说京城居大不易,你身上多带点钱,缺什么直接买,别舍不得。”

戚老爷是当着戚太太面塞的。看丈夫给出那一沓银票,戚太太面皮一抽,突然开口说:“二郎也该娶亲了吧。”

戚少臣岁数不大,明年才及冠。

前朝末年因为年年战乱与天灾,人死了太多,于是到本朝立国时,太祖就规定了女过十四,男过十六就必须要成亲。

但如今天下承平已久,早就不像刚开国时那么缺人,朝廷对百姓的婚假管的也越来越松。女子通常十六以后才嫁人,男子二十多岁娶妻也正常,甚至有些大家公子不愿束缚,拖到三十多没正妻也是有的。

戚老爷之前一心点击儿子考科举,还没想到这方面,被戚太太提了一嘴,就问道:“我听说考中进士会被大户人家榜下捉婿?”

戚少臣目光一顿,笑着说:“前朝这么做比较多,本朝倒是比较少见。”

“那你的老师就没提?”

在如今,正经拜的老师和父亲是差不多的,戚老爷理所当然的觉得崔大人应该操心戚少臣的婚事。毕竟他一个只是一乡绅,去哪找能配得上儿子的人呢?

“老师让我专心学问。”

“哎,那你回去问问。”戚老爷咂了一声:“你以后走仕途,找个贤内助也很要紧。”

戚太太突然说:“我听说咱们县令带来的是个妾。”

戚老爷没懂:“怎么?”

“县令的正头夫人留在老家服侍爹娘,上任就带了两个妾。”戚太太叹气:“我倒不求着儿媳妇服侍,就是觉得二郎走了,以后家里就我们两个,空落落的。”

戚老爷:“这不是没办法嘛?”

戚太太目光一闪:“不如就让二郎先在家成亲,往后媳妇留在家里,再生个一儿半女的,咱们家就热闹了。”

戚老爷有些意动,但很快就拒绝了:“咱们这谁能配得上二郎?你要是想抱孙子,大不了让二郎以后多生几个,送两个回来。”

戚太太见提议不成,脸耸拉下去,满脸愁苦。

自从戚少荣死后,戚太太的面貌就发生了变化,老了很多,总是满脸苦意。

戚老爷不爱看妻子这张苦瓜脸,日常都不去她房里,今天还是对方主动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