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起初对方因孤身剿匪之举同他有了交集。二人年龄虽差了十岁,但唐醒远比同龄少年见识广阔,一来二去,二人便成为了好友。
但之后唐醒曾与他道,那次剿匪并非是为民除害,而是与父母赌气,离家出走,未带分文,于是萌生了去匪窝里挣点盘缠的想法。
唐醒的“浪人”事迹还有许多,譬如他十二岁时被家中准备送进代州最好的书院,却在前去拜师的路上,将束脩送给了路边卖身葬父的孤女,自行游荡去了。
他乃当地富家子弟,家中兄弟众多,但他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一个,也是爹娘最想扔掉的那个。
之所以取名唐醒,是因生来嗜睡,不哭不闹,令人担忧,于是不单取名为“醒”,又取“休困”为字……这也是唐家爹娘最后悔之事坏就坏在这个名字上了!
长大后的唐醒,比寻常孩童淘神太多,成日没个消停,正如其名。
他自少时便时常没个踪影,最喜游历与新奇事物。
此时此刻,骆观临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对方怕就是冲着常岁宁的“新奇”来的近年间,天底下还有比她更新奇的吗?
他那封信,实在多余。
唐醒虽然奉行我行我素,但也并非全然不顾虑好友的感受,他此刻不忘开解骆观临:“骆兄,人生在世,谁没走过几次弯路?如你这般敢想敢做者,才算不枉此生!”
他并不否定骆观临跟随徐正业起事之举,他也从不认为朋友之间就该全然一致,毕竟他广游天下,朋友实在太多了。且在他看来,人各有异,见解与志向不同,是需要理解和相互尊重的。
骆观临追逐的是“君贤臣明”。
他追逐的则是奇人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