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例提拔重用,得以自身为天下寒门学子铺路,这份绝无仅有的经历,让心系寒门学子的马行舟注定对女帝有着超乎寻常臣子的忠心与感德。
直起身之后,马行舟才接着说道:“故臣认为,在荣王府有心善待婉儿的前提之下,又逢如今局势渐明朗,荣王府与各方往来必然频繁……如若婉儿有心,的确有可能查探到一些隐秘之事。”
圣册帝微颔首。
“但臣并非是认为这信上所言,便一定可信。”马行舟道:“臣信得过婉儿绝不会做出背叛朝廷、背叛家中之举,但臣只恐荣王心机深沉,或有借婉儿之手传递虚假消息的可能……”
这番话,无疑是足够理智的。
马行舟信得过孙女的德行与立场,但同样不得不去考虑荣王府有可能设下的陷阱。
“马相思虑缜密。”圣册帝缓步走到龙案旁,未急着坐下,她再次拿起那封书信,重新审视着上面的内容。
马婉在信上透露的荣王府机密,大致有三。
这封信写于十三日前,信上言,荣王无意入京,欲假借伤病搪塞……
此一点,自然已经得到了证实。
其二,马婉在信上提及了多个姓名,声称这些皆是暗中倒戈荣王之人,其中便包括山南西道与黔中道节度使,甚至还有一些在朝为官之人……而那些人当中,不乏圣册帝疑心的对象。
其三,也是让马行舟与圣册帝最意外,最无法轻视的一则密事……
马婉称,范阳军起事背后的真正主谋,正是荣王李隐。
并且马婉给出了极明确的线索指向范阳军的领兵者段士昂,与荣王私下书信往来甚密,关系非同寻常。
若信上内容果真可信,那么毫无疑问,这显然是最有价值的一条消息。
据马婉在信上言,荣王密谋让段士昂助范阳军攻入京师,之后荣王府再以匡扶大局为名出兵,与段士昂里应外合除去范阳王,李隐即可顺理成章、磊落体面地接任大统。
圣册帝立于案侧,看着手中书信上的“段士昂”三字,问:“马相觉得,信上所言段士昂此事有几分可信?”
“单从表面来看,臣无从判断。”马行舟道:“但不妨先以最坏的结果推想一二……若婉儿果真遭了荣王府利用,传递了假的消息,而若圣人轻信了此事,对荣王府有何好处?”
“朕倒认为,这个消息是真的。”圣册帝缓声道:“唯有它是真的,才能更好地取信朕与马相。”
这世上最高明的陷阱,往往便是以真实为饵,方可引人深入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