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见到王师不见欣喜,反而吓得四处逃窜,还是一士人装扮的公子振臂高呼,人们才冷静下来,又拾起丢弃在地上的包袱,重新回到队伍里。
青年自述乃右扶风郡郿县人,家父是南郡太守。
“原来是名士之后,难怪有此风度气节!”董卓盛赞,他自己读书不多,见到读书人,总是不吝啬夸奖。
青年眼前一亮:“将军认识家父?”
“认得认得”
青年大喜,还想再问,然而董卓已经骑马离开,少年只能与诸将领拜别。
“将军可认得那人?”吕布好奇问段宁。
段宁摇头,心道估计董卓也不认得人家,只是单纯的套近乎,边郡长大的军士,寒暄起来很有一套,让人不得不服。
如果是曹班在这里,熟悉三国名士的她,立刻就会向此刻无依无靠的青年投去橄榄枝了。
右扶风郡郿县人,族上在南郡做官,这不就指向了一个人? 扶风郡人法正!
算时间的话,这个青年,应该是法正的爹啊!
如今姐妹有诸葛亮在手,再来一个法正,日后若是真和刘备对上,她们的压力也会小上许多。
只可惜,现实没有如果,段宁不认识什么法正,就算认识,她现在也不可能带上他们这一家子,在和这只逃亡的队伍分开之后,西面吹来的风开始夹杂着浓浓的硝烟和血腥味。
段颎和皇甫嵩合力,将北宫伯玉的军队拦在岐山以西,以扶风郡治所槐里为据点,段宁和董卓的军队则兵分二路,段宁北上,沿着泾水,以安定郡为据点,截断羌胡后路,董卓军队则南下,过渭水,守备前朝旧都长安。
段宁在前往安定郡的路上击败了几股增援北宫伯玉的羌胡,她从战俘口中得知,北宫伯玉意图南行突围,她立刻将消息送往各军。
可就在她于安定田庄部曲会师,准备挥兵南下时,与祖父那边的情报往来却突然中断。
战场局势瞬息万变,此刻就算她再怎么担心,也必须保持冷静,她手下之兵已达两万之众,而前面不远处是近十万的叛军,容不得任何犹豫。
段宁一刻也不敢停歇,等不及接应了,大军南下即刻出发南下!
这一年的春日来得迟,冬日却来得格外早,才刚刚踏入十月,北地已是寒风呼啸,城池周边的树木早被砍伐殆尽,连草皮也被饥荒中的灾民连根撅走,军行半日,还未抵达战场,前方雾霭之中却传来匆匆马蹄声,
马蹄声急切,却十分单薄是单骑。
沙尘之中,一青年周身浴血,勒马踏破雾霾,骏马在段宁面前将将停住,随即脱力栽倒,马上的青年翻滚在地,身上还在淌血,面上全是糊着泥尘的血污。
他挣扎起身,精神似乎还维持着战斗的姿态,脖颈僵直着,神情却无比的哀且。
“末将张辽,领将军遗命,前来通传!”
第100章
继皇甫规病故后,凉州璀璨将星,又陨落一位。
段宁和段铭的祖父,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战死在与凉州叛军北宫伯玉的岐山之战中。
祖父率一万精兵出槐里县城,与北宫伯玉的军队正面遭遇,最终只有张辽带着残兵,等到了段宁的增援。
击败段颎的北宫伯玉继续东进,董卓姗姗来迟,短兵相接不到半日,便一路狂退,进入了弘农郡。
“他哪里是退!他根本就是逃!”
祖父手下的士兵们痛斥董卓军,但是段宁知道,他们只是不敢当着她的面责备她。
段颎出兵,为何没有援军?董卓从南面来迟了,为何段宁也没赶上?
段宁的手下自然知道段宁是不可能拖延的,但段颎对于凉州和并州的士兵们来说,不光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