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这次来,却说自己脱离李府了。
蔺照雪心急。
儿子只是冷酷又现实地说:
“父亲和丁夫人迟早会再生,我留着,才是障碍。”
儿子:“这个事实,是娘必须知道的。”
蔺照雪突然想到了儿子只吃素食的场面。
会不会,是被李府苛待了?
蔺照雪又否认这个想法。
不应该,李府那些族老不是吃白饭的。
但儿子说得确实对。
丁焕花是李燕庸八抬大轿亲自求娶的人。
日后定还是会有孩子的。
立长立嫡。保不准丁焕花那个下三滥没人情味的父亲,会使阴险法子,加害于儿子。
最后,决定,儿子还是留在京中。
毕竟他已经过了童子科,还在东京有个官当,没必要为了一时意气,放弃大好前途。
只是儿子决绝地住在了蔺照雪家。
不再回李府。
儿子特别有主见,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特别随他老爹。
*
因为李总恒做了假消息,大家都以为蔺照雪是去了边疆。
于是,李燕庸因着假消息,也来到了边疆,去找了城门守卫,甚至大半夜把纵情酒色的城主都请来。城主熬着两只大眼,连夜和他一起翻文牒。
近一年文牒的都翻遍了。
却并没有发现蔺照雪入城的半点影子。
李燕庸脸色沉得吓人。
不过,嘴上还是有礼地对城主说:
“城主,叨扰了,实在抱歉。”
对于朝廷二把手,马上升任一把手的李燕庸
城主扯出个假笑,说当然不叨扰。
心里狂骂:
装啥?
东京的狗官就是会奴役人,他还在和美人调情,就被抓过来,和他手底下的人一样,被李燕庸一视同仁地奴役。
一起翻了两天连夜的文牒。
就为了一个女人?!
没有蔺照雪的消息,加上这时,侍卫持心来报,说太子有请,咱们不能这么耽搁下去了。
李燕庸就没再过多停留。
似是腻了,或者烦了。
他没继续寻找,而是又投身入公务里。
像曾经的很多年一样。
蔺照雪的离开,似是对李燕庸的生活没什么影响。
*
李燕庸的侍卫持心,抱着蔺照雪的牡丹纹箱子,在蔺照雪爹娘的丞相府前晃。
蔺照雪的丫头玉兰说,交给她就好。
但持心却不给。
他说:
“玉兰姑娘,你也懂得我们家大人是个轴人,既然答应了蔺姑娘不打开箱子,那就得把箱子护好了。”
“交给任何人,我们家大人都不放心,都怕被诬蔑偷看箱子。”
“得让蔺姑娘亲自来拿,才行。”
玉兰无奈。
于是告诉了蔺照雪,让蔺照雪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