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易逢初带着恶趣味,使劲往咒噩之父的心灵弱点上戳:“只可惜,你成功逃离的可能性,本就只有小到可怜的0.8%……”
顿了顿,祂又慢悠悠地念道:“0.8%、0.7%、0.6%……”
“归零。”
咔嚓咔嚓咔嚓……
在蛇群蜂拥而上的啃食声中,易逢初难得没有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猎杀中。
或许是一旦吃饱喝足,便偶尔会生发一些无伤大雅的哲学思考,祂盯着分.身口下咒噩之父痛苦扭动的黑线,忽然想到:其实无论是成群翩飞的人面蛾神,还是咒噩之父这样蠕动铁线虫似的诅咒文字链有关人类的常识都告诉易逢初,正常人应该是无法接受生吞这些活物的。
似乎很少有人类能够接受活物在口腔里活动、挣扎的触感。
而后被嚼碎的活物碎片,将在短时间内维持着神经活性,它们可能做出本能的弹射、抽搐等反射反应,再顺着食道滑进胃部,彻底融入身体的一部分。
甚至无需“食物”挣扎,来自人类自身潜意识里的抗拒意识,就会让喉部肌肉止不住地痉挛、挤压,将食物吐出来。
易逢初不知道该如何定义这种潜意识这该被称为“人类的本性”,还是“文明的烙印”?
祂不太理解,为什么人类能够忍受食欲,把到嘴的猎物吐出来呢?
易逢初就从来没有感受过诸如此类的,人类皆有的共识。
似乎比起“人性”,祂本性中的“兽性”总是更胜一筹,顽固地挤占了祂的本能。
这造成祂无法完全了解人类,而人类更加无法理解祂。
就像易逢初小时候,他一度对家门前那棵柿子树下的昆虫很感兴趣,他会很耐心地蹲在树根前,看着蚂蚁、蚯蚓、独角仙等各色昆虫来来往往,一观察就是一整天。
有时遇到雨天,他甚至会打着一把伞蹲在地上,旁观一团团蚯蚓从土地下钻出来喘息,柔软的环节身体扭作一团。
直到母亲下班回家,看了一眼地上的蚯蚓,笑眯眯地问他:“我们小易居然对昆虫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