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方十八唤她,“唐参赞”
“你先别急啊!”她道,“你且听听长姐如何说!”
唐笙顿住脚步,看向身侧满面血污的新兵,仍是压不住心中的愤懑。
“她才多大,前几日替我们解了闹事之围,今日就将她送上战场?”唐笙看向方十八,忍了又忍才压低了音调,靠近她说话,“叫这帮连血都没怎么见过的新兵探路,这不是送死,这是什么?”
“这样叫百姓如何看待我们,叫军中的,如何安心听从我们的调度?”
方十八语塞,良久才道:“那帮犯了王法的都拖出去了,才叫上的他们。长姐这也是迫于无奈啊,我知晓这不好,可如今这形势”
“十九!”
唐笙拂袖,带着新入伍的军士回了城,安置好人便直奔方箬的主帐。
方箬放下手中的军报,抬眸看她。
一站一立,唐笙的愤懑被她带着戾气的眼睛冲淡了许多。
“本将知晓参赞为何造访。”方箬道,“你要拿钦差的架子,那就想问什么便问什么。”
唐笙轻叹息,将帐外人叫了进来。
“为国捐躯,你可有悔。”方箬问。
先前为她们说话的少女迟疑了片刻,摇了摇头。
“既已成了军士,那便要服从将令,以为国捐躯为荣。”方箬垂眸,继续看军报,“参赞有何要问。”
唐笙扶腰,忽觉头痛,她道:“将她带下去,给些吃食,换身衣裳。”
“方总兵。”既然方箬同她打了官腔,她也不想称她为长姐了,“我是觉得,就这样将她拉去送死,不合适。”
“放在何处合适?”方箬道,“既是军士,那便哪里缺人填充哪里。”
“可她才受训几日,怕是连刀都没用明白吧!”
“正是刀都未用明白才叫他们去探路。叫他们上城墙是死,探路也是死,探路反倒生机更大”
“唐参赞,本官提醒你多少回了。沙场容不得心软,不是她是女子就可安居后方,也不是她为我解了围就不用听从军令调遣。”
“她才十六岁!明明有经验更富足的老军士,为何要派遣她去?”
方箬冷笑了声:“你可知老军士死光了,会有何种后果?”
她不需要唐笙的回答,兀自道:“新征召来的这批人,不会再听军令,遇敌便跑,一击即溃。”
“到时候更没有人能活着出去了!”
第190章 “我们费尽心思到底是为了什么?”
“唐笙。”方箬语重心长道, “你是治世仁臣,而这乱世,要的是酷吏。仁善在疆场上会被吞得渣也不剩。”
这是她第三回提醒她了, 大道理无需方箬再讲。唐笙应当能明白她作为统筹全局者必须要作出的取舍。
柴火早已烧完,更不用提木炭了, 帐内只比外边暖和些许, 唐笙觉得背脊有些凉。
她朝方箬行了个平级礼,打帘出去了。
走过面北的营寨,经过满是泥泞的街道,唐笙耳畔仍回荡着方箬的声音。她冷极了,不由得裹紧了秦玅观给她捎来的裘衣。
露在袖边的绒毛不再柔软, 唐笙摸到了不少硬块,垂眸时她看到了已经干涸的血渍。
唐笙想起了军士沾满血渍的面庞,捻去的血痂化作尘埃,风一吹便散了。
顺着血笳散去的方向,唐笙看到了破棚边无人收敛的尸首。
冬日里柴草烧了个一干二净, 能留下的也是穿不上棉衣的流民用来遮蔽身体的。这些死去的人连栖身的草席都没有,更不用说棺材了。
“太冷了, 城郊新坟都被扒开掏出棺材当柴火烧了。”属官小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