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却觉得这样在理。

这群修土自诩正义,实则贪欲频发。

就连他自已,他从前认为自已已经足够淡泊,然而经此一事才发现,他心中也藏着深不见底的愤恨与恶念……谈何淡泊?

放眼九州,有谁能称得上心无杂念?

文博远喃喃自语,声音极低,如同十三峰的云雾自指间滑散,来去无影。

“无。”

这个念头一出,文博远竟觉得豁然开朗。

心上长久封锁的某处桎梏,隐隐松动。

无,又如何?

世人不过如此,他又有什么可怨的?

文博远忽然笑了下,将云墨生的话在心里念了一遍又一遍,原本泛着怒意和不平的心,竟然一点一点平静了下去。

风卷云舒,却又霎时间凝滞。

文博远不知何时,已然沉入了自已的境界里,神思清明,心如明镜。

再也没了半分困顿。

“世事如此……世事如此啊!!”

喜、怒、哀、乐……皆不过如此!

文博远心内百感交集,却如镜花水月,很快又散去。

他悟了!

这么多年,他竟然在此刻才悟了!!

忽地,文博远竟然放声大笑起来。

十三峰顶的罡风被这笑声搅扰,一层又一层环绕其身,内敛的灵力由内而外不断波动、散发,下意识的随着风一道一道散开,却又更加圆融深厚,一圈一圈的重新融于文博远体内。

云停,雾散,天生奇观。

这种景象,难道……

云墨生有了猜想,惊讶一闪而过,颇为感叹。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文博远的道,成了。

山脚,闭目冥想的凌卿羽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瞬时,睁开了双眼。

眼中光芒一闪而逝。

几位长老和修为还算不错的几个修土也敏锐的觉察到了山顶传来的灵力波动和奇异景象。

心里不约而同的升起惊叹。

文博远竟然在此时此刻突破了。

第 22 章 好戏开场

悟道。

世间道各有不同,各人有各人的道。

听起来不过简短几字,然而只有真正踏上这方境界的修土才知道,要从这层桎梏中彻底摆脱,需要怎样的机遇与磨练。

这与实力的打磨截然不同。

实力与修为,日复一日,丹药灵石倾注下去,即使不能登至巅峰,想要从泛泛之辈中脱颖也已足够。

可立道,实在太难。

世间道,何止千万。

想要从这纷繁复杂的道中寻找到属于自已的道,更是可遇不可求。

而悟道,更是难上加难。

“悟”之一字,字如其意,必得心口我三者合一。

若口不对心,亦或心不对口,于“我”相悖,皆不可得。

典籍中总言,道不远人,然而正如镜花水月、山间云雾,虚无缥缈,即使因瞬间感悟而有所察觉,却又在下一刻烟消云散,只留难言的隐晦。

若能顿悟,心境一途,便已敞开阳关大道,再无阻碍。

登天亦可得,道法自然却难得其一。

这实在太难。

九州的修土,悟道的又能有几何?

而文博远,竟在这样的绝处,顿悟了。

似有所感,云墨生更加叹然,望向文博远的眼神也更加深邃:“文师兄,你是否已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