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的念头甩出去。她在想什么呢,真是受虐久了分不清好赖。
好不容易把欠下的课业的帐平了,杨窈若眉开眼笑,眯着眼睛,兴致勃勃的回到营帐,准备出去凑热闹。天晓得她前头怕招眼,让赵夙瞧见了,一步都不敢出去。
如今的杨窈若已经和留守营地的许多龙骧卫都混熟了,多少有些面子情,主要是詹观左统领太热情,她不好拒绝,而和李司阶这样的世家子相处又如沐春风,连她这种不爱和外人交集的性子都能觉得舒适。
于是,趁着大好夏日时光,又缝劫后余生,她当然要好好的凑凑热闹。
这次赵夙回来,一起的还有许多吴国宗室,都被关了起来,等闲是见不到的。赵夙治军严明,又兼天下未全纳入版图,哪怕是为了做表率,也不可能将吴国宗室拎出来取乐,反而是平安押送到建安后,挑两个吴国宗室封为一公两侯,余下的人全圈在一处府邸里。
今日的热闹是军营里的,有赵夙特许,不必巡逻守夜的将士可以载歌载舞,分吃烤肉,算是大破吴国的奖赏。等到回梁地,还会论功行赏。
杨窈若身边一直跟着人,不怕被惊扰,趁着夜色与篝火,她还能鼓足勇气和人手臂勾着,一起绕着火堆跳舞,他们还在那
弋
唱歌,不是杨窈若认知中的歌,而是雄浑的,像是在长啸。
她从未感受过这样的氛围。
而且看武英也跟着一起融进大圆圈跳舞,最守规矩的颦月也都没有微词,可见这时候的男女大防与杨窈若想象的不一样。听说寡妇也可以自由改嫁,甚至民间二嫁妇人更受欢迎。
有的男女若是在上巳节看对眼,也可以共赴巫山。但这么做的多是庶民,世家还是恪守礼仪,在男女上顾忌大一些,但也没想象的那么大。
毕竟,天下战乱才初初平定。愈是战乱的年代,对男女大防愈是不那么苛刻,否则如何迅速补足损耗的人口。
跳了好一会儿,杨窈若头上都流汗了,她摆动手,喘着气,“不成不成,我跳不动了。”
李司阶还拉了两次,见她实在跳不动才跑去拉着旁人继续。@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不仅有跳舞的,还有人吹羌笛,也有弹琵琶拉琴的,边疆风霜苦寒,可仍旧生出耀眼夺目、生机勃勃的火焰。杨窈若坐在那看着,脸上的笑容没有听过,眉宇间的神色都疏朗了不少。
在温室里久待,是体会不到这样的感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