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2 / 2)

城中的百姓帮着运输、挑拣。”

他说得缓慢,不过一会儿便气息紊乱。

“前几年天灾不断,又偶有胡人劫掠,田地因此抛荒,无人耕种。城内几家大户乘时谋利,低价收购了大片田产。天时好转后再高价租给农户,抬高粮价,财丰巨万。

“百姓们只怕没有活路,自己降了工钱,比临近的城镇少去一半。连带着各种工匠、绣女的手艺,也变得极不值钱。全家老小一年苦做,勉强苟活,省不出一点多余口粮。

“城中普通商铺难以经营,后来也陆陆续续转手他们。百姓的工钱虽然稀薄,但一年到头尚能混口饱饭,自比别处的战乱之地要好上许多。因此多年来将就着过。”

他只看见那几户人家门庭越发显赫,从普通商贾成了豪望大族。有着他人累世难比的滔天财富。

而百姓终年劳苦,疲于奔命,不得喘息,却越发贫寒。

苟缩在世道里的蝼蚁,还得攀附在越发茁壮的树根下,苦苦哀求,感恩戴德,才能换得所谓的安稳日子。

他没念过书,不懂是为什么。只觉得说不出的凄惨。

骨头都被压弯了,抬不起一点头来,如同烟柳的垂丝,在春冬交替中,无知无觉地枯朽又新生。这也能叫活着吗?

大梁的百姓,一辈子只能这样活着吗?

梁洗也不懂。听了个稀里糊涂,又把话题转回去,问:“所以你是要找他们报仇,结果被打了?”

季平宣停顿了很久才问:“报仇?”

他由衷不解地问:“怎么报仇?”

梁洗被问住了,也没深思过,扯着嗓子问:“孽徒,怎么才能报仇?”

严鹤仪欲言又止,片刻后只道:“你别想了,你那榆木脑子想不通的。”

季平宣倒是恨不能自己的脑袋真是一块榆木,那样就不必思考了。

“我在盘平城里长大,后来养我的人,就是于老的护院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