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偏斜的日光照在剑身上,反射出一道堂皇正大的白光,从众人面上闪过。犹如神兵降世。

宋回涯一转手腕,剑尖前指。剑身上带着一道贯穿的裂纹。

所指处的武者动作凝滞,冰封在原地,再不敢上前半步。

宋回涯抬起下巴,低笑一声。

郑九心下感慨:这世间能照净江山,令众邪自息的,

也可能,是把平平无奇的断剑。

它叫回涯。

第109章 是黄沙枯骨写就的功名

一场袭杀, 开始得壮阔恢弘,却结束得丑态百出。

这帮人的颜面算是毁了个彻底。

谢仲初死后,余下的一些尽是群土鸡瓦狗, 惜命得很, 唯有仗着声势才敢冒头, 是断不敢只身领教宋回涯的剑的。

只僵持片许,见无人愿意出声, 便自觉退回山道两侧。

宋回涯意犹未尽地扫过一圈, 眸中讥诮之意不言而明。

被她注视者无不低头屏息,任由四面诸般探究轻视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抿着唇角,强装镇定。

不留山众人顿时士气大振。一扫颓靡, 与其余看客欢呼呐喊。

在那响彻凌云的欢声之中, 宋回涯收剑归鞘, 走到香案前,将剑平放在桌边,点香祭拜。

众人自发噤声, 神色庄严肃穆, 与她一同, 向峰顶方向鞠躬。

宋回涯随即端起中间酒杯, 先敬天地, 再敬先祖, 最后转身面向一众豪杰, 字正腔圆道:“自宋某离开不留山,已有十五年之久。这十五年间, 苦于时乖命蹇,造化弄人, 只能四海流荡,目视山门败落,有负师长嘱托,心中常怀惭愧。幸得际遇,蒙故友不弃,得以重掌山门。自今日起,我宋回涯,接任不留山第十三代掌门。感谢诸位同道不辞辛苦前来观礼,愿意做个朋友的,都请入山饮杯水酒。”

她两手端着酒杯,仰头一饮而尽,缓缓将杯子倾倒,朝众人示意。铿锵有力道:“开席!”

话音落毕,众人鼓掌应和。

后方弟子又是紧张,又是兴奋,涨得满脸通红,慌忙抄起鼓槌,全力擂响。

强劲蓬勃的鼓声,将气氛推至顶点。

就听山下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乐声,最先来贺喜的,是村中的百姓。

他们挑着猪、鸡,还有米面制成的各式糕点,从山脚一路抬上。

走到半途,回首见身后无人,而观者如堵,心下开始打颤,暗道不好。在为首青壮的吆喝声中,刻意放缓脚步,拖延时间。两旁乐手也加大了吹吹打打的气力,试图营造火热的声势。

然而这些虚张声势的举动,如何能瞒过在场武者的耳目。

那些卑劣庸鄙的小人,多年来招摇过市,是不知自惭形秽为何物的。先前比武落败,受人嗤笑,短暂的羞恼过后,发觉宋回涯在江湖威望上到底要逊色三分,纵使自己技不如人,此时却是占了个地利人和,当下又猖狂起来。

青年再次出列,抱拳朗声宣告:“我等今日,也在武林同道面前放句丑话,我等与宋回涯势不两立,谁人敢坐宋回涯的席面,便是与我等过不去!”

人声沸沸扬扬,本是欢天喜地的和乐气象,因他这败兴的一句,多出了几分沉重。

宋回涯屹立不动,眼神也不赏一个,面上保持着欢欣的笑容,平静说:“那我今日也要看看,谁敢对我宋回涯的客人不敬。我让他一只手,他都没命走出这不留山。”

青年不听她的威胁,抱剑站在一侧,肆意嘲笑:“宋门主说是要给江湖立规矩,怎么来的却是一群走卒贩夫?不留山是准备要开客栈,还是下地种田了?宋门主早说如此,我等就不平白跑这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