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1 / 2)

张桓公淡然一笑摆了摆手,“再入京都……老夫这脾气你是知道的,哪里看得惯那些龌龊之事?只怕到时候又要上书给皇上,可莫要把皇上给、给气坏了……对了,皇上而今身体如何?”

袁树之一声苦笑,“我这小小一学官哪里有机会面圣!不过在来凉州前倒是听苏公提起过一嘴。”

“哦,苏公怎么说?”

“他说呀,皇上那头痛的脑疾比以往发作得更为频繁……以往,就是去年之前,陛下那脑疾多在夏天的时候发作,也就是七八月最热的这两个月会发作那么一两次。可是今岁……听说上次还是刀骑来的凉浥县请了华神医回去。”

“只怕……只怕有些严重!”

第两百七十章 党争

许小闲对这位陛下毫无感觉。

不过今岁三月刀骑在他许府请走了华神医他是亲眼所见,此刻他顿时竖起了耳朵听了起来。

便见袁树之一捋胡须悠悠一叹又道:

“那可是春天!今岁陛下那脑疾已经发作过了十来次,可不是个什么好兆头!”

张桓公深吸了一口气,面色有些紧张:“这么说来华神医并没有治好?”

“可不是么?听说华神医也束手无策,只能在陛下发作的时候施针以针灸之法进行缓解。”

“陛下依旧没有立太子?”

袁树之俯过身子放低了声音,“可不好立啊!”

“大皇子唐不器的母亲虽然仅仅是个昭仪!可这位潘昭仪是大辰六大家之一的江南潘氏的嫡长女,而今大辰兵部尚书潘北慕的亲妹妹!”

“二皇子唐不语的母亲虽然也仅仅是个昭容,但夏昭容是东郡侯府夏家夏侯爷的亲妹妹!”

“三皇子唐不悔的母亲倒是德妃娘娘,但这位德妃娘娘反而是陛下当年打天下的时候定下的一门亲事……您知道的,这位德妃娘娘对陛下的帮助极大,她可得带着三千上石寨的土匪为陛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四皇子唐不惧的母亲娴妃娘娘,那可也是大辰六大家之一的梅氏……就是长安城最大的那位地主,掌控着大辰一大半盐矿的梅舒然的嫡孙女!当年陛下兵临长安城,这梅舒然可是第一个带着府上的家将为陛下开的南大门!”

“桓公,您说这得立谁为太子?”

许小闲就听懵逼了,这一个个背景都如此强大,不对,他忍不住问了一句:“皇后娘娘呢?”

袁树之转头看向了他,思忖片刻方才说道:“皇后娘娘……她和陛下青梅竹马乃是陛下发妻,也是五皇子唐不归的母亲。只是五皇子唐不归幼年就被送去了景朝为质子,晃眼已经……十来年了。”

许小闲又糊涂了,“这顺序……我的意思是这位皇后娘娘不是陛下的发妻么?怎么他们的孩子不是大皇子而是五皇子?”

“这说来话长,老夫也是听闻了一些消息,大致是这样子的。”

袁树之似乎说的口渴了,他呷了一口茶,又低声说道:“听闻大辰元年之前……也就是大离三百四十二年,陛下和皇后娘娘诞下了一个孩子。”

“只是那时候正是战争激烈之际,二人并未曾拜堂成亲,然后那个孩子在战火中丢失了,一年后陛下灭了离朝建立大夏,两年内娶了五个……简皇后最先入宫,其余四人位居其后。”

“皇后娘娘一直没有身孕,反而是最后一个诞下了五皇子唐不归,那是大辰四年的事了,五皇子而今才十二岁。”

许小闲明白了,这位皇后也是可怜,前面一个孩子丢了,好不容易再生了一个,却被作为质子给送了出去。

对于这些往事,张桓公是知道的,只是这些年他离开了京都,后面再发生的事他就两眼一抹黑了。

“陛下既然身体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