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士人们交流学问,说书人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文化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物,而是深入到市民大众中向他们敞开。
唐寅摇着桃花扇轻笑:“立锥莫笑无余地,万里江山笔下生。我大明文风鼎盛,远超前代!”
【图书繁荣之下,众多创作者投身于文字创作的热潮中,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便有三本书的作者同出于此朝。】
随着话语,三道黑色的剪影浮现于银月之中。
罗贯中惊讶。
三位作者?除了他和老师,另一位是谁?
明朝的大手们纷纷紧盯天幕,有自恋的书生当即道:“我的小说广受欢迎,不输贯中先生的《三国》,这剩下一位十有八九是....”
伙伴撇嘴:“得了,你书卖得好是因为你写的桃色艳情吸人眼球,哪能跟罗大家比?”
“你懂个屁!”书生红着脸道:“人皆有欲,食色性也,你怎么就知道百姓喜欢的不是好东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懂不懂?”
嘉靖二十一年。
落榜了三次,心灰意冷走在大街上的吴承恩听到天音,愣愣地看过去,四大名著.....他想到了自己尚未完成的小说初稿。
吴承恩摇摇头,自嘲一笑。
一个落魄的才子,怎么能幻想跟那样的风流人物并列一席呢?
【我们今日便来向大家介绍这第一位来自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时人说他文心独运。
“百回《水浒》,秉春秋褒贬忠奸,千古人间消块垒。
一曲《秋江》,承风骚思忧治乱,五州文苑仰宗师。”
他就是拳踢恶霸,棒打无赖,为人有侠骨义肠的中国长篇小说之父,施耐庵!】
第91章 怒起扬鞭惩恶患,半生铸就水浒篇
头戴扁笠, 一身黑衣英姿飒爽的浓眉男人独立于山头上。
他向前挑衅的招了招手,下一秒风声骤响,十几个大汉挥舞着铁棒朝他头顶劈来。
男人微微冷笑, 侧身摆头, 一招顺风扯旗夺过了棒锋,一脚踹中大汉要命的小腹部位,舞起夺来的铁棒,游龙横扫,大汉们顿时滚出一丈多远, 吓得扭身就逃。
做完这一切后, 男人回过头,扶起跌倒在地上的老者, 把对方刚才被恶霸抢夺落在地上的茶叶筐捡起来递给他。
风吹过男子的衣摆,扁笠上的红带随风飘扬。黯淡的光影下,侧脸冷峻而分明, 好一个电影级别的经典镜头。
文人们:......你们明朝的小说家这么能打?
这功夫, 也忒生猛。
大家闺秀们脸颊羞涩,眼神难以从主人公身上的八块腹肌拔开。
哎呀,身材真好。
正在江阴教书的施耐庵看见天幕里自己暴打匪徒的场景, 在黑衣勾勒下若隐若现的身材曲线。
这衣服怎么回事?
他记得他当时穿着很正常, 没有任何漏风感, 怎么在天幕投放下就如此.....“咳。”
施耐庵闭眼, 耳根烧红,下回该换更严实一点的样式了!
罗贯中努力忍笑, 原来平日里孤傲寡言的师父还有这般特别的一面。
施耐庵在他头上重重敲了一下。
“嗷, 老师?”
“看什么看,赶紧完成功课!”
【施耐庵原名施耳, 江苏兴化人,出生于元末明初。幼年家境贫寒,父亲施元德以撑船为业。
施耐庵从小独立,明白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家里条件不好,长辈没钱给他买书,他就向家中有书的小伙伴借书抄录学习。
施耐庵刻苦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