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名字从领养名单里划掉了。
但周阿姨年纪大了,一次带他们做活动,为了救一个溺水的小孩,她再没能爬上岸。
失去了周阿姨,新来的阿姨不想托管这么多孩子,只留下年纪小的一些,像周辛这样大一些的,就要求院长安排他们去学校寄宿。
只在寒暑假才能回来,帮着做手工,挣钱补贴用度。
那时的周辛还在读小学,一个寒假结束了,她也进入了十岁,再开学时换了新的班主任,因为经历了这么多,她对一切新换的,或新来的人和事物,都有极深的抵触和排斥。
每天认真听讲,好好做作业。
从不和同学走动玩耍,也从没单独找过新班主任。
哪怕新班主任主动问她了,哪道题不会?怎么不和同学去玩?等等问题时,她也只会嗯两声,然后就沉默,再找机会逃离。
时间久了,以为新班主任会和那些人一样,对她没了耐性,不再管了。
却没想到新班主任和福利院沟通过后,了解了周辛的情况,然后在放学后,单独带她去了游乐园。
“周辛,老师知道你不是这么冰冷的孩子,你也不用这样,老师不会走,不会放弃你,会好好的陪在你身边,看着你一天一天健康快乐的长大。”
傅茉荷。
那天,周辛牢牢地记住了这个人的名字。
第一百四十六章 说谁死了
傅茉荷真的说到做到。
因为是班主任,每天的接触必不可少,小周辛又住校,傅茉荷也住的离学校不远,就时常带着她回家,做些好吃的,一起吃晚饭,然后一个写作业,一个批作业忙教程。
起初小周辛也是拒绝的。
她在学校都没什么关系好的同学,跟谁都淡淡的,不爱说话,不爱参与活动。
同学们也都觉得她高冷,觉得她装腔作势,不爱搭理跟她玩。
傅茉荷不会强制要求她什么,也不会跟她讲一些大道理,就耐着性子一次次软磨硬泡的拉她回家,周辛从抗拒到推脱不掉,冷着脸烦恼的被傅茉荷牵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