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周辛就想,傅老师也就几天新鲜,用不了多久就跟别人一样,不会理她了。
可傅茉荷却坚持了一年。
几乎每天都如此,风雨无阻。
时间长了,班里同学都纳闷周辛和傅老师的关系,是侄女?还是亲戚?
同事之间也都奇怪,纷纷问傅茉荷和周辛是什么关系,怎么会对她这么另眼相待。
傅茉荷的回答总是很简单:“就是老师和学生啊,或许我跟她有缘吧,我很喜欢这孩子。”
慢慢的,周辛也被傅茉荷的行动所软化,不再抵触和抗拒,会行成习惯似的,每天放学了,乖乖的背着小书包,等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口,或者自己步行去老师家。
可这样的习惯,就会成为心里的依赖。
那时候周辛十岁,还不懂这些,就是有次发觉自己来到老师家,拿着备用钥匙打开门,一贯已经先下班归家,早早做好了饭菜等她吃饭的老师,竟然不在家。
她坐在桌旁等了又等,等到作业都写完了,等到了凌晨,傅老师才姗姗归来。
“辛儿吃饭了吗?”
周辛点点头。
“那怎么不去睡觉啊?都几点了,不用等老师的啊。”傅茉荷匆忙的换下外套,催促着周辛去次卧休息。
周辛却迟了几步,仰头问她:“老师你干嘛去了?都这么晚了你才回来……”
“张艺龙你知道吧?班里那个淘气的体委,他家里出了些事,哎,这孩子也不容易,摊上那么一对没责任的父母,老师今天过去做家访,凑巧撞见了,也幸好我在场……”
傅茉荷没说太仔细,就挺感慨的摇头叹了几口气。
周辛还是不太会安慰人,而且这时候她心里别扭,感觉老师……不是只对她一个人好,而是对班里每个学生都很好,只是那些人有父母,有家,所以才对她稍微偏爱了一点点。
那晚上,她辗转反侧的没有睡好。
以前周阿姨在世的时候,也是对所有的孩子都很好,但对周辛的好,却是独一份的例外,总会多给她留些饼干蛋糕,总会在买衣服时,先让她挑选……
可傅老师却不是这样的。
十岁的周辛想不通太深奥的东西,但也在心里产生了隔阂,所以从那以后,她就不怎么来傅老师家了,白天尽量能避就避,晚上早早的跑回寝室。
她没有亲爸爸亲妈妈,所有人对她的好,都是有限的,她没办法强求,也不想在心里养成习惯似的依赖。
不然哪天傅老师真的不理她了,她该怎么办。
那时候不懂,后来才知道。
这种情愫叫及时止损,见好就收。
也是心里有过创伤,行成自我保护的一种屏蔽措施。
但这种状态没持续几天,傅茉荷感觉出她的不对劲,就在一天放学后,提早将周辛堵在了教室,温柔的跟她说:“是老师哪里做错了吗?你怎么不理老师了?”
“老师哪里都没错。”
周辛低着头,许久才凉凉的蹦出了一句。
傅茉荷就笑,蹲身抱过她,“老师是班主任,当然要一碗水端平了呀,但老师也是真的很喜欢你的,辛儿,要不要考虑当老师的家人啊?”
“家人?”
“对啊,如果是家人呢,那老师就不用考虑一碗水端不端平了,帮亲不帮理嘛,而且老师也真的会永远不和你分开呢,好不好?就做老师的家人吧。”
“这……要怎么做啊。”
傅茉荷一笑,当天就领着周辛回了傅家。
在走进傅家大门之前,傅茉荷跟她说:“辛儿,什么都不用怕,这里是老师的家,也就是你的家。”
从那以后,她成了傅家收养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