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叶卷成哨子一吹,一股尖锐的哨音响起,对岸的芦苇丛忽然翻倒了一大片,一张巨大的木筏缓缓从芦苇荡的水中抬升起来。四名胡人奋力划着木筏到了北岸,一起在沙滩上跪拜:“尊神,您回来了!”
奎木狼骑着马匹径直上了木筏,胡人请玄奘三人下马,登上木筏,又把他们的马匹牵到木筏上,划到对岸。
跨过滩涂上的芦苇和红柳,眼前便是汉长城,顺着疏勒河绵延到无穷的天外。长城上是一座接一座的烽台和望楼,虽然年久失修已经破败,甚至有些地方也出现了豁口,只是那磅礴雄伟的气势,仍然让人震慑于当年大汉的赫赫武功。
长城之内,便是熠耀青史上千年的边塞雄关玉门关!
西汉元狩二年,汉武帝命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兵河西,西入居延海,南下祁连山,围歼匈奴,杀折兰王,斩卢侯王,逼得浑邪王杀死休屠王,率部投降。汉武帝在其故地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先后迁徙中原人口六十多万,充实四郡,自此大汉牢牢控制了河西。
为了屏障西北,汉武帝耗费三十年时间修筑长城一千八百里,从兰州永登修到玉门关,又从玉门关修到罗布泊。这便是大汉的西塞长城。
西塞长城的关键节点便是玉门关。
自西汉到魏晋将近五百年间,中原王朝对西域各国无论用兵还是商贸,大都是经行玉门关,鼎盛之时,玉门关屯兵数万,震慑万里西域。汉武帝以《山海经》中“日月所入,丰沮玉门”,认为玉门关是大汉西极之地,故命名玉门关。而玉门也是帝王宫苑中玉饰之门,玉门关便是天子国门之意。
直到北朝时,罗布泊逐渐萎缩,楼兰城废弃,从玉门关到鄯善和高昌的大碛路逐渐难行。开通了从瓜州到高昌的莫贺延碛路之后,隋朝将玉门关东迁到了瓜州,新玉门关开始扼守新的丝绸之路,而旧玉门关便彻底废弃,从此只在唐人和后世诗词的余音中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