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1 / 2)

翟昌道:“他是偕老父上任的。”

玄奘呆滞地看着眼前虚无的空间,仿佛那年睡意蒙眬中听到吕晟在念着: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遥望故宅里,松柏冢累累。

那是隋末战乱后,他随着老父回到山东博州老宅时看到的景象,而多年以后,这仿佛是一句谶语,在敦煌吕宅中又重现了当年之景。只是满门皆死,再也无人来凭吊哀叹了。

翟昌和翟法让对视一眼,默契地岔开了这个话题。

翟法让道:“光说这些陈年旧事了。弘业,你不是想要供养法师吗?”

“对对对,险些把正事给忘了。”翟昌笑道,“法师,我翟氏历来有斋僧的习俗,凡是来敦煌的高僧都会延请到家中供奉。听说法师精通《成实论》,不知道能否到翟家开坛讲经?”

“既然是弘法,贫僧岂有不去之理?”玄奘合十感谢,“只是贫僧刚到敦煌,还有些私事未了,请家主再缓几日如何?”

“应当!应当!”翟昌一口答应,“法师在敦煌如果有什么不便,只管开口,在这西沙州还没有什么翟氏做不成的事情。”

翟法让唤了知客僧过来给玄奘办了挂单手续,在观音院安排了两间幽静的禅房供他歇息,两人又亲自送他到观音院,这才急匆匆离开。

李澶急忙忙问:“师父,吕晟谋反的事情,翟昌说的可是真的?”

“他说的话不尽不实,”玄奘慢慢摇头,“贫僧一个字都不信!不过,吕晟被杀恐怕是真的,贫僧这个当年的挚友,未必还在人世了!”

[1] 唐代一尺约为30厘米,53尺约为16米。

[2] 唐代一步为六尺。现代考古测量,隋唐敦煌城遗址宽为718米,长为1132米。

第三章 敦煌城讲古,莫高窟夜宴

第三章

第三章

敦煌城讲古,莫高窟夜宴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授衣。

敦煌的八月初,行走在树荫下已经有了一些寒意,不过烈日当头之时,仍然能走得人汗流浃背。玄奘带着李澶在西市的店铺间兜来兜去,已经找寻了半个时辰。

西市在敦煌城西北角,是被子城斜斜割出来的那一块。西侧和北侧都是城墙,里面店铺林立,乃是中原和西域商货贩殖的交易之地,以胡商居多,因此房舍更多西域风格。沿街两侧都是一层或两层的土坯房,窗户极小,离地极高,门前的庭院或大或小,用旗杆挑着各家的商号旗帜。

西市极为繁荣,人群如织,骡马和骆驼驮着货物来来往往,满载货物的大车骨碌碌驶过,便会引起短暂的交通拥塞。

玄奘二人从牲口群里挤出来,拐到一条偏僻些的巷子,便在巷口看见一家窄小的铺面,连院子都没有,门口挑着一杆旗,上面绣着“索家占铺”。

“就是这里了。”李澶松了口气。

玄奘推开斑驳古旧的枣木门,厚厚的土坯房内昏暗阴森,从墙顶上的小窗内照进的日光凝成了光柱,照亮一隅之地,照耀在室内正中间的地毡上。

地毡上坐着一名老者,正低着头摆弄几根蓍草。老者头也不抬:“可是要占卜?”

玄奘没有说话,打量着室内。适应了昏暗之后,他才看清室内到处堆放着法器,墙上用草绳挂着一串串的符箓。玄奘走过去,拿起一张符箓,赫然是一道六丁六甲符。

“果然是你!”玄奘轻轻叹了口气。

老者愕然抬头,仔细打量着玄奘二人,沉默片刻:“今日一早醒来,我便感觉心神不宁。占了一卦,却天机蒙蔽,卦象不明,原来是一位法师。”

“老丈便是占卜师索易?”玄奘问。

索易苦涩地摆了摆手:“正是。老夫做了三十年占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