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1 / 2)

衡芜山天坑中季知方说他们欠云家,夜访葛宅时葛老太爷也说当年连累了云家,所以他们早在二十年前,就已看出了伐稷之战中父亲叔伯们阵亡的真相?

那这些事,祖父他知道吗?

“季家的事,别人提不得,我们云家,更提不得。”

云杉苍老悲凉的声音重又在云清澜脑中响起,她闭上眼,面前就紧跟着浮出兄长在信中留下的告诫。

愚忠愚孝,损毁自身。

――可她如今,还能抽身而退吗?

“小丫头?小丫头?”常有道抬起手,在云清澜眼前晃了晃。

见云清澜回神,常有道就又叹了口气:“虽说这件事都是那狗皇帝的意思,但说到底,也跟老子也脱不了干系。”

“老子不算什么光明磊落的好汉,但这等龌龊事,这辈子也就做过这一次。”常有道指指自己的脑袋,“三年前老子跟云青风说定,这脑袋只不过是暂时寄放在这里,等他什么时候查清楚、想清楚了,什么时候就再来取。现在云青风不在,你既是他妹妹,那老子跟他的约定,跟你兑现也一样的。”

常有道闭上眼,做出副任人宰割的模样:“要杀要剐,来吧。”

查清楚,想清楚?

云清澜看着常有道明晃晃地在自己剑下露出的那截脖子,那她想清楚了吗?她应该怎么办?

故人此起彼伏的声音在云清澜脑中接连不断的响起,云清澜沉默良久,才终于开口又问:“那汴州的粮食又在何处?”

“早在月前就送去京都了。”常有道掀开眼皮,又颇有些讶异地看了云清澜一眼,似是在惊讶她在如此大仇下竟还能想起那些京都难民。

可云清澜听罢却眉头微皱:“但京都城内并不曾见谁运进来过粮食,若非如此,城中也不会有如此多的难民。”

常有道闻言就又笑了:“小丫头,我是匪,土匪送出去的粮食,难道还会走官路?”

见云清澜无意杀他,常有道就重又靠回到椅背上:“是季家的那位。”

季知方?

云清澜微微抿唇,先前她曾旁敲侧击地向秦朝楚打听季知方的动向,确也曾听其说过季知方去了汴州,却没想到竟是来运粮的。

虽说这季知方被困衡芜山与世隔绝二十年,可毕竟是武昭一十四年的金科状元,又是一代名士季鸿儒的得意子孙,要说其对武朝各处州县的了解,想来比之朝堂上的各个大臣也不遑多让。

如此,那一切便也说得通了。

年前逢旱,以京都为首的武朝各处早有饥荒,而那时刘志吕莲生一众人却正还忙着瞒天过海,他们顾不上管城中内外难民的死活,便叫季知方从中钻了空子。

之前飞仙台上谏,云清澜一直奇怪为何季知方能如此轻易就带着大批难民随他一道逼压李玄臻,原来汴州的粮食,早就在那时被他带走发了去。

他用这些粮食在京都收买人心,不仅将京都难民收为己用,更是借此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

对此云清澜不知心中该作何感想。

季知方固然目的不纯,可若不是他月前就已携粮进京,那些被吕莲生和刘志赶出城外的难民,怕是早就饿死了。

那秦朝楚在这件事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衡芜山中秦朝楚曾许诺给季家人一条生路,后来季知方就带着难民大闹飞仙台,虽说当时看起来并未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后果,可飞仙台上谏后京都内外却也紧跟着流言四起,动荡不安――他们难道是想借此挑动武朝内乱,然后稷元正好趁虚而入?

云清澜摇摇头,不过须臾就又推翻了这个猜测:两国和谈,秦朝楚出使武朝,其人马行迹早在入境时就已在武昭皇帝耳目的严密监控中,这一路秦朝楚走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