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1 / 2)

七皇子可不怕三皇子、五皇子,还嫉恶如仇,若是这两位皇子想搞事,那七皇子绝对不会让这两位皇子如愿。

七皇子临行之前,特意来找黎荞和陶竹告别。

难得的,他脸上显出了笑意。

他也找人捐了点银子,凑够了三十万两。

他虽是皇子,但论挣钱的能力和家中的积蓄,他是万万比不上黎荞的。

大盛能有黎荞陶竹这对夫夫,真好。

特别特别好。

只是,这对夫夫怎么会有孟月那种朋友?

头疼。

要不是看在这对夫夫的面子上,他早将那呆子给咔嚓了。

他的确得出京一趟,好换换脑子。

他要冷静一下。

第132章 黎夏成亲,三柳村来人 满篇琐事

七皇子和三皇子五皇子接连南下之后, 京城里关于这一场大暴雨的舆论平息了很多。

盛京人的日子照过。

黎荞和陶竹自然也是,随着夏天的到来,鸭货铺子里的热饮换成了冰饮, 余下的照旧。

不管是鸭货还是点心,并不受季节的影响,生意照常火爆。

这种火爆,黎荞和陶竹都已经习以为常,几乎每日都会有人催着他们扩张店面, 多供货。

特别是鸭货铺子那边,连黎荞的同僚都会找他, 说鸭货铺子那边生意太好, 他们家人买不到,想让黎荞多备一些货。

对于这种情况,黎荞的回答只有一个:他尽力。

但实际上, 自打陶竹怀孕, 他就没管过铺子的事儿,他和陶竹又不缺钱, 干嘛费精力去买人手呢。

可现在,经过这次的水灾,陶竹想扩大店面增加人手了。

“我原本觉得咱们的银子多得这辈子都花不完, 可谁知道这次水灾, 咱们捐出去二十二万两银子, 这是咱们积蓄的三成了,但竟是杯水车薪, 平摊到灾民身上, 每个人只能拿到二百二十文, 这点钱能干什么?买红薯的话, 也只能买一百一十斤。”

“那些被毁掉的庄稼,那些需要重建的房屋,只靠着这点银子怎么够呢。”

晚上,坐在蜡烛下,陶竹翻看这个月的账本,瞧着上面的盈利,眉头不由紧皱。

太少了啊。

其实他和黎荞并不算有钱呢。

黎荞坐在陶竹身边,手里抓着把大蒲扇,为他们两个一起扇风。

听了陶竹这话,黎荞道:“这种级别的天灾,只靠着民间的捐款,的确有些无济于事,赈灾主要是靠朝廷拨款放粮。”

“那这次朝廷拨款得花多少粮食银子?”陶竹扭头看向他,脸上全是好奇。

“粗略算一下,按照人头计算,一个人若是发五十斤粮食,那么一百万人就是五千万斤粮食。银钱的话,采购种子,砖头,农具等,少说也得花上一百多万两。”

“这是最最基础的赈灾,若是想给百姓多一点儿,那这粮食和银钱就得翻倍。”

当然,在实际过程中,肯定会根据每家受损的具体情况给与补偿,但平均下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数字了。

每年的赋税最后流入盛京国库的,一年还不到三千万两银子,这一次的水灾就要花掉差不多十分之一,难怪盛鸿会不顾脸面的在会试考场上向天下举子讨要充盈国库之法。

支撑这么大一个国家,没银子的确不行。

“那咱们家的确很穷……”

陶竹低头看向账本上的数字。

这一次捐了二十二万两出去,想成为真正的黎百万,得等明年了。

“再买人手吧,如今鸭货铺子的人的确太少了些,竟是不如三柳村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