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没有了自己的怀抱,竹哥儿今晚一定睡不好。
与陶竹挥手道别,黎荞拎着考篮去排队。
陶竹终究是小哥儿,科举这样的战场,他只能自己上。
乡试搜检的严格程度到了夸张的地步,童生试检查时,搜身的衙役只需要把考生从头摸到脚就成,但乡试搜身时考生得脱了衣服让衙役检查。
对于这种搜身,黎荞只能再次感叹古代的考生不容易。
当着众人的面脱光光,可怕!
轮到黎荞时,不管是搜检官还是几个衙役,亦或者是他身后的那些考生,盯着他的视线一下子就炙热了起来。
这么多视线盯着他,看得他差点儿原地抠出一个三柳村。
身为名人不仅压力大,此时也尴尬!
终于熬过搜身这个环节,接下来是抽签,抽取他所在的号舍。
抽签之后,他拎上馒头考篮和另外一个普通考篮,抬步进了贡院。
第95章 乡试 好难写,平平无奇
搜身的地方在贡院的大门和二门之间, 黎荞进了二门之后,又过一道龙门,再走过明远楼, 这才算是真正进入贡院内。
明远楼算是内帘和外帘的分界线,过了明远楼,那就只有考生和陪考的官员、差役可以在此区域,其余闲杂人等不能靠近此地。
号舍在明远楼的东部和西部,各有六十排, 每排有六十个房间,全部按照《千字文》排序。
黎荞抽到的是东文场, 天字排十八号, 他往东边而去,寻找他的号舍。
乡试不需要跟童生试那般全体考生排的整整齐齐向主考官行礼,考生太多, 地方又太狭窄, 所以这一步骤省略,考生进入贡院后直接寻找自己的号舍就成。
号舍很小, 一个个犹如鸽子笼般,没有门,密密麻麻又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起, 而且排与排的间距也只有一米多, 看的黎荞暗暗皱眉。
太压抑了。
除了号舍过于密集外, 这些号舍也有些破旧,哪怕考前已经有专人修缮过, 但墙角、砖缝等处都透露着岁月、风雨的痕迹。
很快, 黎荞找到了自己的号舍。
小房间大约高两米, 宽一米, 进深不足一米五,里面只有两张木板搭在墙壁上特意留的砖槽中。
白天,这两张木板一个是桌子,一个是椅子。
晚上,把这两张木板拼接在一起,那就是考生用来休息的床。
黎荞打量完了,这才拎着考篮进去。
算了,这条件已经很不错了,听说有些地方的号舍不仅破旧,里面还有蛇鼠虫蚁。
这里最起码瞧着还挺干净。
此时是上午十点钟左右,黎荞把考篮里笔墨砚台摆到桌子上,然后靠着墙壁闭目养神。
此次一共有七千多考生,等这些考生全部搜检完毕进入号舍,那肯定是下午了,他此时无事可做,只能闭目养神。
接下来的三日可是要高度用脑,而且就号舍这条件,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他应该趁着此时养精蓄锐。
古代读书人不容易啊!
黎荞这般,其他考生也是如此,一个个都待在小小的号舍里,等着剩余的考生入场。
无人走动,也无人说话。
很快到了中午,有差役过来问考生要不要热水。
贡院是有厕所的,就在号舍末端,所以不必跟童生试那般惧怕喝水,黎荞要了一碗热水,就着被掰得惨不忍睹的馒头吃了午饭。
午饭后,他趴在桌子上睡了一觉,一直睡到太阳西斜,远处的明远楼突然传来了敲锣声。
这表示全部考生已经进入号舍,接下来该发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