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之下,琵琶叮咚。
赵姨坐在窗畔,转轴拨弦。她穿着素白的旗袍,阳光透过花窗,在丝绸上投下斑驳剪影。她在试弹一支新曲,自她进入关山月以来,每季的新曲都被城中翘首待盼,登台之时必然宾朋满座。但她依然保留着学艺时的习惯,新曲正式揭晓前,总要换上一袭素白旗袍,独自在窗畔弹琴。
一曲毕,赵姨挑开珠帘,“看到对面的那家酒楼了吗?城中人大都知道我有在此试弹新曲的习惯,那家掌柜便在窗户正对面开了雅间,最贵的时候,一桌酒席能买一栋民宅。”
她放下琵琶,理了理鬓角,“不过那都是几年前的事了。”
如今对面的酒楼已宾客寥寥,几近关张,不仅仅是这一家,整座城都陷入了人烟冷落,街上行人稀少。几天前驻防军发布了前线后撤的消息,这座城已经不再安全,许多人拖家带口,前往异乡。连日来城市陷落的消息源源不断,最多还有数日,这里也将变作战场。
“您没有必要留在这里。”松问童坐在一旁擦刀,“现在走还来得及。”
“近几日的钟声越来越频繁,我记得那是白水寺的祈福钟。”赵姨淡淡道:“城外的一群秃驴都还没走呢,我走什么?”
“您并非四大皆空,赵姨。”松问童认真道:“您还有很多曲子没有弹尽。”
赵姨闻言一笑,“照你这个说法,四根弦之间有音律万千,我怕是一生也弹不尽。”
说着她俯下身,信手拨动琴弦,轻声道:“不过有的时候,你弹了一支曲子,会觉得这便够了。学艺数年,得此一曲,足矣。”
松问童没吭声,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仪态万千的女人,美人迟暮,眼角多积雪,回忆便是一场融化。
“我记得那是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和现在很像,只是热闹许多,城中到处都是大红的灯笼。那天是关山月发布新曲的日子,但我在结冰的台阶崴了跤,摔伤了手,事发突然,所有人都急得团团转。”
“就在我准备硬着头皮上的时候,我最好的姐妹带来了一个人,对方借了我的琵琶,说她可以一试。关山月是乐楼,音律在这里不是闹着玩的事,我便问她学艺几年,她说没学过,只会一曲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