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卿匆匆步入殿内,袍角扬起一阵风。他手中捧着一份卷宗,声音颤抖:“皇上,臣连夜审查谢云裳一案,发现诸多蹊跷。案发现场的药渣成分复杂,不似出自一人之手,且证人供词前后矛盾。臣怀疑,这背后另有隐情。”
谢昌全闻言,脸色骤变:“大人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是有人陷害云裳不成?诸多证据都摆在眼前,怎么可能有隐情?”
大理寺卿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心翼翼道:“将军莫急。臣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些与大夏国有关的线索,指向另有其人。而且,老夫人的死因,也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皇上目光如炬,在两人之间来回扫视:“传皇后!”
不多时,皇后仪态万方地走进大殿。看到谢昌全,她微微皱眉:“将军这是何意?谢云裳犯下重罪,本宫已将她下狱,将军难道对本宫的处置不满?”
谢昌全正要开口,大理寺卿抢先一步:“皇后娘娘,臣在调查中发现,此事疑点重重。现场留下的痕迹,更像是有人蓄意嫁祸。臣斗胆猜测,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
皇后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镇定:“大理寺卿,你身为朝廷命官,说话可要讲究证据。若无确凿证据,可不要信口雌黄。”
就在众人僵持不下时,一名侍卫匆匆闯入大殿:“启禀皇上,前线传来急报!大夏国突然增兵,攻势猛烈,我军节节败退!”
皇上猛地站起身来,龙袍猎猎作响:“看来,这背后的水远比我们想象的更深。此事必须彻查,绝不能让奸人得逞!”
谢昌全握紧了拳头,心中五味杂陈。他原本认定谢云裳是罪魁祸首,如今看来,事情远非如此简单。一场更大的阴谋,或许才刚刚浮出水面。
墨南城沉声道:“谢将军,前方战事十万火急,咱们必须即刻回营!”
谢昌全听闻,身着的黑色铠甲发出清脆声响,他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声音带着几分沙哑与哀伤:“承蒙陛下关怀,只是母亲刚过世,尚在丧期。如今便匆匆离去,我实在于心不忍,想再多留一日,尽尽最后的孝道。”
墨南城一听,上前一步,双手抓住谢昌全的胳膊,将他扶起,眼中满是恳切:“叶将军,眼下国家危在旦夕,大夏朝的军队已兵临边境,形势万分危急!你若此刻不挺身而出,大虞朝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请放心,等你凯旋而归,陛下定会厚葬令堂,追封侯爵之位,让她老人家尽享哀荣。如今萧衍生死不明,你是大虞朝唯一的希望,这江山社稷,全指望你力挽狂澜!”
谢昌全身躯微微颤抖,墨南城的话如重锤般敲在他的心坎上。作为大虞朝最具威望与实力的将军,他深知此战若败,不仅自己性命不保,更会连累无数百姓。
沉思片刻,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决绝的光芒:“陛下如此信任,末将定当不负所望!这就奔赴前线,拼死一战,为大虞朝赢得胜利!”
言罢,谢昌全转身翻身上马,马鞭一挥,战马嘶鸣,朝着前线疾驰而去,扬起一片滚滚烟尘。
朔风裹挟着浓烈刺鼻的血腥味,如汹涌的潮水般,在这片广袤的战场上横冲直撞。
远处,大夏军队的黑色军旗在风中肆意翻飞,旗下身着厚重黑色铠甲的士兵们,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向着大虞军队阵地发起排山倒海般的冲锋,“咚、咚、咚”的脚步声,似沉闷的战鼓,敲击着每一个大虞士兵的心。
谢昌全骑在高大的战马上,锐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战场。他手中的长枪猛地一挥,发出激昂的呼喊:“大虞的儿郎们,为了家国,杀!”
刹那间,大虞军队的战鼓擂动,鼓声如雷,震得人耳鼓生疼。士兵们齐声怒吼,声浪排山倒海,手持长枪,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两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