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擦了一把布满额头的汗珠,望着那站在杏天花影里的人。
年轻的公子长身玉立,身着素净白袍,缎如流水的墨发只以玉簪固定。
然没有人敢怠慢。
只因他是沈鹤知,秦景口中古今未有之宰辅重臣。
二十二岁殿试制策,其为文章得纸笔立成,辞采华丽,指斥朝政痼疾、天下利害,满殿皆惊。
元和五年,累迁翰林居士,六年擢户部尚书,七年任两江总督,八年拜相。仕途晋升之快,惹人眼红,一时之间,名震朝野。
不是没有人上过弹劾的奏折,但沈鹤知为人清正,不矜名节、不爱女色,且常接济难民,开仓布粥,因而政敌一纸奏折呈上去,反而惹得京城百姓自发游行,要天子为他正名。
长此以往,沈鹤知在朝野中,更是无人敢动,风头之盛,无人能出其左右。
而除此之外,他还有着老天爷都偏心的隽秀容颜,一双眸子清雅幽冷,站于攒尖顶的长亭下,像是大家妙笔下的一幅画。
沈鹤知抬手,衣袖滑下去一截,露出手腕上缠着的一串深黑色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