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2 / 2)

不是你说守得住,人家便会相信的。

于是很多人都已经在布局后路,这样的选择之下,就连王导自己,都不愿意与北方交战过深万一北方胜利后,觉得损失太大,要回来清算呢?

这些事情,又有谁说的清楚?

还有许多家族,已经联络了北地,就等着带路,将朝廷卖个好价。

可是大家若都想卖,那也要先争出个输赢啊。

尤其是如今朝上分成两派,一派希望向北方求和,以淮水而治,另外一派想要全力抵抗,但这些的前提,都是要夺回盱眙,守住江淮。

可是,听说了敌军中有一神物,可以引天雷而杀将后,朝中竟无一人愿意领兵前往,见此情形,陛下险些气晕,许久才缓和过来。

如今陛下因为接连不断的打击,已经快要支撑不住,王导甚至有些忧郁,若陛下真的倒下了,是否带要扶太子继位?

千头万绪间,王导终是渐渐平定下心神,想到今日在尚书台与诸公的朝议,无论如何,大晋还不能倒。

曹氏看出他的坚决,也没有劝慰,只是对镜瞄眉,顺便又看了一眼旁边那本儿子熬夜排队从北方购来,每天都有无数贵妇登门求观的《北地每季新品妆发盘点》。

家中老货靠不住,还是得靠儿子。

第236章 认与不认

王虎等人占据盱眙后,日日巡逻,夜夜准备,就等着南人派大军重新夺回这重要据点。

然而,大半个月过去了,士卒们在梅雨的季节里湿得快要发霉,也没看到一个要来夺回重镇的敌人。

反到是盱眙镇里的百姓和流民们在被征来修筑工事、却依然可以得到报酬和食物后,渐渐放下了先前恐慌和戒备,开始恢复了本来的生活。

本地没来得及跑的小世家流民们,也开始想要走王将军的门路,美女金银各种礼物相送,就想混个一官半职。

被王虎无情地拒绝了。

他收到消息,淮阴暂时没有出援军,而是据城固守,北方的祖逖周访倒是出兵了,但在知道南方未动之后,也缩了回去,让准备立功的两位同僚焦虑心烦地嘴上都起了泡。

王虎对此虚假地表示了同情,然后继续思考,盱眙这么重要的地方,为什么还没有人来夺回,晋室的人都去哪了?

……

和他一样想不通的还有云玩家们,大家都等着能不能来一场淝水之战呢,这种温水煮青蛙是个什么模式,能不能大战一场了,这剧情也无趣了。

不过很快有大神站出来分析,在他看来,盱眙晋室肯定会派人来收复的,但花的时间越久,便越是证明了晋室内部出问题的严重性,要知道,淝水之战是七十年后的事情,那时候,东晋已经南方生根,收复了巴蜀,灭亡了吴兴沈周两个本地最大的豪族,淮河以南的荆州、豫州、徐州都已经被统治了几十年,南方的广州、交州被陶侃平定。

当时东晋的主导者谢氏家族,也有人才,还组建了当时最善战的北府军。

而现在呢?说近点,王敦一死,王导一人压不住阵,人心不齐;说远一点,东晋刚刚宣布立国不到两年,晋帝镇守东吴不到五年,占据的地盘更是只有扬州一地,甚至离晋灭东吴也不过三十年,老一辈的人都还没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