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想到他对肖晓晓那几乎毫无掩饰的爱慕,更是让他不悦至极。
“召集两万勇士,”拓跋猗卢在大帐中冷冷道,“我要亲前去,自将这逆子擒回。”
……
王帐之中,正在准备婚礼的肖晓晓当然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她微微笑了笑,低头写了一封信。
随后,她吩咐人速速将这信送去五百里外的九原郡,交给中部大人拓跋普根。
这些年她在王庭也有不少人手,这封信便很快送了出去。
-
数日后,九原郡中,拓跋普根收到了倾心者的来信。
信中,肖姑娘说起大单于拓跋猗卢即将迎娶她,但是拓跋六修因为弟弟和母亲的事情,他们父子两身了嫌隙,她不知如何是好,思来想去,希望拓跋普根能前去劝慰他们停战,毕竟,血浓于水、以合为贵。
拓跋普根反复看了几次内容,漠然地凝视站东方。
善良的姑娘啊,这草原之上,血脉,又能是多深的关系?
他是拓跋猗卢的侄儿,当年,拓跋部族分成三部,拓跋猗卢统帅西部,而他的父亲拓跋猗迤统领中部,才是晋朝亲封的大单于,但是父亲才刚去世,自己继承单于之位不到半月,拓跋猗卢便立刻领兵一统三部,夺了他的权位。
而今,拓跋猗卢连自己的儿子都容不了。
这真是……再好不过!
拓跋普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毅然道:“来人,清点所有可以上马的勇士,随吾去善无平定叛乱!”
这是再好不过的机会,此役之后,单于之位,倾慕之人,皆要归他所有。
草原的儿郎不怕失去,因为曾失去的,总会夺回来。
就如冒顿单于,弱小时,将妻子送给月氏王,而强大之后,便剿灭月氏,又重新得回妻子。
单于,只属于他。
阿晓,也只会属于他。
第224章 死无声息
在草原势力中,拓跋鲜卑如今极为强大,其势力压其它三只鲜卑部族。
历史上,拓跋鲜卑本来准备参与天下争霸,但可惜的是拓跋家还没来得及展露爪牙,就已经败在内乱里,一直在蛰伏到近百年后,拓跋硅横空出世,建立了北魏,方才让北方有了胡汉融合、建立隋唐的根基。
如今,在草原又走到了历史的岔道上,并且为了权力争斗不休。
拓跋猗卢的大军离得拓跋六修并不远,而且他威慑草原诸部数十年,自觉威名远播,而儿子六修只不过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只要他出手,便不值一提。
而拓跋六修却是早就知道父亲的性格,在他拒绝召见时,就已经开始做足了准备。
他假装畏惧父亲大军,带着自己部下的战士离开了善无城,善无只是一处因贸易兴旺起来小城,根本守不住,退出城后,他带着万余人马向南方朔州退去。
而拓跋猗卢却是铁了心要擒回这个忤逆他的儿子,没有停留就向南追去。
如果拓跋猗卢多读一点历史书,他就会想起,儿子的撤退的方向,有另外一个名字马邑。
历史上,这里素来是对抗匈奴等游牧民族的桥头堡,汉武帝曾经在这里设伏,准备剿灭匈奴的十万大军,只可惜中途消息泄露,匈奴紧急退兵,汉朝的三十万大军在这里公款旅游一圈后,又纷纷回家,从而留下了“马邑之围”的故事。
这个地方没有别的优点,唯一特别的便是极其适合设伏,两边陡坡,官道沿谷底平地修筑,内宽而外窄,只要守住关口,敌方就非常危险。
似乎是因为这些年顺心事太多,拓跋猗卢几乎没有太多防备,便一头扎进了拓跋六修的包围圈。
也不能说明他没有防备,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