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本新出的《天枢》进来的时候,就看见自己的学生有一个算一个都围在电脑前酣战,他没看见论坛页面,以为他们都在工作,非常欣慰:

“你们都已经看完了那篇论文?不错,态度很积极,那篇论文确实对我们现在的项目很有启迪,我本来还想让你们自行阅读完写点看法和笔记,但现在看来是我低估你们了。”

陆运和其他人停下动作,茫然地抬起头:“导,什么论文?”

“新一期《天枢》上的论文啊?不然你们在干嘛。”

“啊……我们确实在讨论《天枢》。”陆运立刻反应过来,这肯定不能说是在和人网上骂战啊。

“那行,本来今天是开组会的,我正好有点事,你们先读论文吧,晚会儿我们再开会,到时候会议上再讨论下这篇论文的内容。”

晚会儿到底是什么时候啊!?

所有人都想这么问,但显然导师不会明确给他们答案,于是他们只能看着小老头潇洒的背影,一个个忘记了刚才的骂战,手忙脚乱翻开新一期的《天枢》。

很快,他们就明白为什么汤博士今天心情那么好了。

《天枢》新一期的期刊上有两篇重量级的论文,一篇是超弱光纤光栅,另一篇是石墨烯。

前者不是陆运他们的研究范围,但是后者是啊!虽然并不完全是一个赛道,但方向上和他们目前的研究有点重叠的地方。

自2004年首次成功制备石墨烯以来,石墨烯凭借其卓越的物理特性,如极高的强度,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迅速成为科技界和材料界的新宠,被认为其成为了能够颠覆多个行业的明星材料。*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石墨烯的种种技术难点也成为了制约其产业发展的阻碍,CVD石墨烯的连续制备技术以及产品良率问题、难以实现大批量的转移,还有成本、其他材料作为竞争对手等等,越是研究,似乎越是印证当初的狂热是盲目的。

只要石墨烯材料中最大的瓶颈:分散性还没有解决,石墨烯的材料之王的桂冠,就迟早迎来被摘下的一天。

迄今为止无数材料人前仆后继跳下这个大坑,就是为了解决石墨烯分散性的问题,但是迄今依旧没有获得完美的答案,但是这篇论文,似乎给出了一个……回答?

【苯基异氰酸酯功能化的石墨烯1%加入到PS中,然后用二甲a进行还原,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0.1S/cm。将石墨烯先制成母料,在PC中加入3%就可以达到xx值,电导率达到1.0×10-4S/cm¥……】*

这篇论文里提出的石墨烯分散性解决方法,是添加相容剂,这在石墨烯制备中不算是新方法了,但是这种相容剂的配方倒是第一次见到……

原本只是为了完成导师的任务,但陆运能够考上汤博士的硕,肯定也有自己的科研思维,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沉浸其中,随后更是忍不住站起身,想要回实验室尝试复现这种方法。

如果这真的能成功,就意味着石墨烯应用道路上最大一块石头被搬开,原本难以攻略的‘顽石’,终于向人类敞开了蕴藏宝藏的缝隙。石墨烯在光学、电学、力学上的特性,注定会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等领域掀起狂风骇浪!

他的屁股刚离开电脑椅,就听见耳边同时响起数声相同的声音,回头一看,发现是其他几个同实验室的:“难道说我们想到一块去了?”

“什么想到一块?导刚才在群里说让我们做复现实验,刚才忘记说了。”

“噢。”陆运挠了挠头发,好嘛,起码他不用打电话去问了,“那走吧!”

他迫不及待想去印证实验结果,手捏着那本期刊,突然反应过来。

等等,这么重大的发现是在《天枢》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