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那我们两个的老家离得可近了,我是丹阳县人。”
盈袖登时来了兴致,坐起身来。
“是的呢,咱们两县相邻着,半日水路就到了。”
雁秋大喜,目中含着泪,不禁身子往前倾了些,说话都有些磕磕巴巴:“头先听说奶奶是南方人,不知是那个州县的,没成想这般近。”
盈袖虽忘了很多事,但乡音总未改。
如今逢着老乡,自然喜不自胜,将雁秋怀里的琵琶夺走,聊了起来。
还记得当日拜见老爷和江氏时,就遇见这雁秋,当时她准备和老爷提离去的事,谁知雁秋忽然打翻了茶,被老爷用竹片子掌嘴,牙都打碎了两颗。
盈袖心一阵疼,摩挲着雁秋有些粗糙的手,柔声问:
“脸上的伤好了么?”
“啊。”
雁秋被吓了一跳,忙道:“劳奶奶挂心,都好了。”
“你姓什么呀。”
盈袖轻声问。
“奴姓袁,没名儿,因在家中行三,都叫奴袁三娘。”
雁秋笑道:“老爷说奴的姓冲撞了前面那位太太,三娘这名儿太贱,便给奴取了雁秋这个名。”
“那老爷对你很好呀。”
盈袖莞尔。
“是啊。”
雁秋红了脸。
外人都知道她如今是陈府最受宠的姨娘,可好与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老爷虽常叫她过去伺候,但嫌她脏,连一根指头都没碰她。
更多的时候,是让她教他说南方话。
头先她不明白为什么,近来听多了府里的传闻,便隐约能猜到了,为了大奶奶梅氏。
“你是怎么到北方的。”
盈袖端起碗茶,抿了口,笑着问:“也是嫁到这边了么?”
“奴哪有大奶奶这样的好福气。”
雁秋眼圈红了,强忍住悲伤。
“你有什么难言之隐么?”
盈袖忙问,她瞅了圈四周,柔声道:“在这府里,咱俩才算是最亲近的,以后也能做个伴,没事的,她们听不懂咱们说南方话。”
雁秋犹豫了片刻,才叹了口气,道:“奴原本在两年前已经定亲了,谁料走亲戚那日,被人贩子拐走了,转了几道手,卖到了北方。”
许是说到伤心事,雁秋目中尽是泪,接着道:“头先,奴被卖到了李校尉手里,也就是咱们府里李良玉姑姑的胞弟李良平家里。我这样的人,其实就是逗爷们取乐的玩物,李校尉家的夫人好厉害,容不下奴,原本要把奴往越国卖。这不,当日您和大爷成亲,李校尉也来洛阳参加婚宴了,他在老爷提了一嘴,说奴是打南方买来的,老爷当晚就让校尉大人把奴带府里瞧瞧,后来,奴就留下了。”
“可怜哪。”
盈袖不知不觉掉了泪。
原本她以为自己失去了记忆,已经够悲惨了,谁知,雁秋比她还要可怜,被人当成玩物似得欺辱。
忽然,盈袖心里一阵恶寒。
老爷不会因为雁秋是南方人,能同她说话解闷,才把人留下吧。
呸呸呸,瞎想什么呢。
盈袖啐了口自己,自古以来,就没听说公公为了讨好儿媳妇,去娶姨娘的。
“那你没有联络你的家人么”
盈袖拍了拍雁秋的手背,轻声问。
“有的。”
雁秋眼里的凄楚甚浓,叹了口气:“奴的未婚夫这两年一直在找奴,从南到北,从未放弃。年初,奴与他相见了,只可惜,奴已经伺候了老爷,他是个痴人,不愿回南方,便是讨饭,也要同奴待在一个地方。老爷开恩,让他在酒楼做事,赏了他口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