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的是,家里大人背着家里的所有小孩,不是背着他一个人。

说来也奇怪,虽然只是短短几个月的相处,他好像真的把自己当成了“王金鱼”,阿奶阿爷从无偏心之举,伯父伯母一团和气,和几个兄弟也是日渐亲近,连小姑都把他当成了亲侄儿,在村里很是维护,他不知不觉间也把自己当成了家里人,把自己放在了和喜儿他们同等的位置。

一点都没有产生“全家都在背着我偷偷干大事”的感觉,非常自信。

最后想不明白也就不想了,阿奶常说小娃子不要多思,烦恼太多容易压身高,日后长大会是个小矮子。

王金鱼不是很想当小矮子,便把种种疑虑抛之脑后。他想,无论如何,赵家总不会害他,他也无需刨根究底,在村里的日子他并非毫无长进,在阿奶和伯母们身上也学了些生存道理,知晓有时候太聪明也不好,要适当装糊涂。

王氏也知自己有些急切,行事不再周全,可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她只能抓紧时间多囤些吃食。

不止她,赵老汉也忙,老妻在灶房忙活,他就在竹林打转,日日砍竹子编簸箕,家里没有多余的簸箕放馒头包子饼子了,这玩意儿一蒸就是百十个,又大又占地方,赵老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都在山里砍竹子,篾竹片,编簸箕箩筐间反复又反复。

蒸好的吃食,按照种类分装,馒头十来筐,包子饼子装了十几个簸箕,满满当当,像是村里要开席似的,木屋灶房都放满了。

赵小五他们在山里挖的野菜也用了个干净,什么野菜饼,野菜包子,凉拌野菜,野菜炒蛋等等,挖多少用多少,半点不带省的。

最后连赵三地都数不清娘她们究竟蒸了多少,等这场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的囤食之风彻底吹过,夏季都进入了最燥热的阶段。

蝉鸣声声,炫目的太阳晃的人眼睛疼,只穿一件薄薄的汗衫都觉得燥热,赵小宝受不住,今日正好轮到赵大山巡山,她死活缠着要跟着去,山里凉快,她不要待在家里。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自打上次和大哥去山里挖了刺泡树,赵小宝这段时日有吃不完的刺泡。也不知咋回事儿,神仙地的地好似对果树格外优待,被兄妹俩挖的半死不活的刺泡树移植到里面,第二日就变成个精神抖擞的样子,隔个三五日进去,枝丫上就长满了成熟的果子,滋味儿比山里那株还要带劲儿,一口下去,汁水迸溅,满嘴果香。

从那以后,不止赵小宝,一家老小都惦记上了山里的野果树。

他们要在神仙地划出一片地来专门种果树,反正移植进来就能活,若是每日都有果子吃,往后的日子不知会幸福成啥样。

“大哥,家里好热好热,我要和你一起去巡山。”赵小宝好想去巡山呀,巡山真好玩,好多地方连小五他们都没有去过,上次她去挖刺泡树,喜儿就好羡慕呢。

“山里蛇虫鼠蚁多,你不怕遇到蛇了?”赵大山坐在屋檐下穿草鞋,闻言故意逗她,蛇这玩意儿也就城里人害怕,乡下人遇见都是要抓来吃的,毒蛇不敢吃,村里有人吃了毒蛇被毒死,赤脚大夫说那是没拾掇好,把毒素吃下去了,尽管他最后教了大家伙咋弄,可也没人敢吃了,都怕死。

不过蛇胆是个好东西,蛇肉不敢吃,蛇胆却是敢吃的,对身体好呢。

连妇人家在山里遇到蛇都会去抓,没毒就吃肉,有毒就挖胆,这物其实不咋能唬到人。

赵小宝却被唬住了,她吓得有一瞬间想要退缩,结果转头看见趴在屋檐下打哈欠的狗子,小黑子到他们家就像鱼儿入了水,家里人吃啥它吃啥,养得那叫一个油光水滑,它四肢粗壮,叫声洪亮,性子还凶悍,村里人从他们屋后的小路进下山它都要追上去嚎两嗓子,干打雷不下雨,不咬人但很唬人,被吓唬过的村民都说他家养了条恶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