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坨湿泥撬出来,露出里面被包裹着的一根断须,赵大山整个人一顿,随即激动得手指哆嗦,原本只是想着来碰碰运气,没想到真有!虽然瞧着不是很粗,但貌似很长,他撬出来的只是断掉的部分,下面还扎根在更深的土里。
“小宝,金鱼,真有断须,咱没白来!”他扭头兴奋地对蹲在一旁的两个小萝卜道,随即小心翼翼把裹着断须的土扒拉掉,他仔细瞅了几眼,不咋粗,毕竟是根须,但已经不错了,毕竟是白捡的东西。
王金鱼见过完整的人参,他亲阿爷年纪大了,时不时就要吃上一碗参汤,家中常年备着人参等药材,像这般袖珍的人参断须属于边角料,厨娘都不敢用它。
他帮着赵大山把坑里的土刨出来,方便他继续往下撬:“这个可以给阿奶煮水喝,补气血呢。”他想到王氏干一会儿活儿就得坐下歇一阵,瞧着身体不是很康健,人参补身子应该会好些。
赵大山一边挖一边点头,很是欣慰道:“阿奶怀你三伯的时候摔了一跤,丢了半条命才生下来,当时村里人都说你阿奶要保不住命,实在是伤得厉害,没想到她最后扛了过来。后来一把年纪又生了你小姑,身子亏空了,家里也没啥珍贵药材,还东一顿饱西一顿饥,也就这两年家里日子才好些。”当初挖到人参本想留着给娘补身子,结果她千万般抗拒,说自己农妇身子经不起补,最后只能拿去卖了。
这些陈年旧事连赵小宝都是第一次听说,她攥紧了小手,瘪着嘴要哭:“小宝回家要杀老母鸡给娘炖汤喝。”
赵大山闻言大笑:“那你得问娘,看她同不同意。”
说话间,一根完整的断须被他挖了出来。
大概有两个手掌那般长,赵大山特意用自己的手掌丈量了,比划完心里愈显遗憾,怪道老先生连连摇头叹气,还一直骂骂咧咧指责挖人参的人没耐心,白瞎了好物,他当时还不知晓对方为何反应如此强烈,如今可算明白了,这根断须若是完好无损的挖出来,那根人参的价格怕是还要翻上几番。
倒不是根须多金贵,只是好在一个“十全十美”。
王金鱼去折了张大树叶,刨了两坨泥巴垫着,赵大山冲他露出一抹认可的笑,小子真机灵,然后他把断须放在上面。
然后又继续刨,之前就发现了另外几根,只是忙着挖这根大的,一直忽视了它们。
等赵小五他们拎着两条鲫鱼从水潭下面钻出来,赵大山也把全部断须挖了出来,一共四根,其它三根差不多粗细长短,比不得最开始那根,若不是知道这玩意儿是人参断须,赵大山都不稀罕挖,实在是太细了,估计药效也很有限。
“你们下水潭了?”扭头见儿子拎着鱼,赵大山感觉手板心又痒痒了。
“爹,我们没下水。”赵小五快走几步躲到小姑身后,急忙道:“我们昨儿放的笼子,刚刚去看有两条鲫鱼,还不小呢,拿回家叫娘熬鲫鱼汤喝。”
“你们哪来的笼子?阿爷给你们编的?”
赵小五悄悄戳了戳小姑的肩膀,支吾道:“我们自己编的。”
眼看着巴掌就要落下来,赵小宝连忙伸手拦住:“大哥,是小宝要喝鲫鱼汤,你不要打小五,要打就打小宝。”
赵大山狠狠瞪了一眼儿子,决定回头再收拾他。
赵小五偷偷冲小姑挤眉弄眼,嘿嘿直乐。
收好人参断须,把小妹放背篓里,赵大山带着一串娃子原路下了山。
在半路,他把赵小宝从背篓里抱出来,把树叶裹着的人参断须递给看起来比较靠谱的王金鱼,道:“你们先回家,我砍背柴再回去。”
赵小宝也不想回去,但看着已经走远的大哥,只能爬上大侄儿的背,让他背着回家。
到家后,见朱氏还没回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