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这应该是他们嘴里的“轮班”,这趟应该是那啥老九他们押运的队伍。
潼江镇有粮仓这事儿只是他的猜测,这么些年一直没听人提起过,显然老百姓并不知晓。此事事关重大,估摸只有当官的才知晓,先前第一波运粮的队伍赵老汉就特意观察了,押粮的不是脚夫,全是穿着官衙服役的官差,正儿八经的官爷。
除了最前头的四辆是驴车,后面全是俩人一组押运的板车,赵老汉不知这是驴车不够使还是咋,反正后面的人干的也是力气活儿。
这一趟也是如此,前四辆是驴车拉粮,后面的全靠两条腿走,一人推车一人举着火把在旁边帮忙,估计也是轮着休息。不过板车和车轮子和他们百姓使的不太一样,粮食摞得高,但推车的人瞧着却没费啥大力气,好似一个大力士,能肩扛八百斤的重物。
一人如此,可能是巧合,所有人如此,那就是车轮子的问题了。
赵老汉抱着闺女藏身在另一片密丛,望着大道上的运粮队伍老眼里流露出一股羡慕,虽然他们家汉子力气个顶个的大,山旮旯也使不上板车,可不妨碍他钦羡别人有好东西。
连板车都和老百姓使的不一样,当官就是好啊,哎。
这次没有蕲大郎,再无人发现林子里藏了对蠢蠢欲动的父女,押粮队伍一刻没停。
等人走远,赵老汉才抱着闺女悄悄跟了上去,借着夜色的遮挡,他远远坠在后面,就像李来银他们坠在乡亲们的队伍后头,无人在意。
车队是往清河镇方向而去,走了差不多一炷香的工夫,前头的驴车突然拐了个小道。
那个方向赵老汉没去过,站在岔路口,他有些犹豫,继续顺着大道走就是清河镇,看来粮仓位置是在潼江镇和清河镇的中间?
“爹?”他骤然停下来,捏着块麦芽糖无意识舔食的赵小宝立马清醒过来,下意识就要带着爹去木屋。
“没事儿,小宝继续睡。”赵老汉压低声儿,脚步踌躇片刻,还是跟了上去,“如果爹说‘进木屋’,小宝就要立马带爹进去,就和之前一样,咱得躲起来。”
“好哦。”赵小宝困得直打哈欠。
有闺女在,赵老汉心里虽然有几分紧张,但勉强稳得住。先前确实被吓了一跳,没想到官爷里居然还有能人,凭直觉就能发现林子里藏得有人!天地良心,那块碎石还是车轮子迸过来的,他们父女俩一个比一个老实,根本不敢发出任何动静。
好在有小宝神仙,他们躲得快,不然就要被抓个正着。
不能小看任何人啊,赵老汉心有戚戚,外面的世界大得很,有本事的人也多得很,行事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
万不能大意,否则一脚踩错,那就真掉坑里了。
又走半个时辰,车队停在一处院墙面前。
离得太远,赵老汉看不清楚,只隐约瞧见一个像是大户人家的宅院、但又有些不一样的外墙。那处火光通明,驴车板车挨挨挤挤停靠在一起,厚重的院门大开,押粮的官爷连同两个守门的官爷正在卸货,所有人忙中有序,一袋袋粮食搬去了大门内,至于里面是啥场景,有多少人,赵老汉是真看不清。
那般大的院墙,占地面积有两个于家那么大,不知里面放了多少粮食。
赵老汉藏在一处低矮的山坡后,搬粮食没啥好看的,他开始打量周围的地形。
一路走来没瞧见村落,只有一条通向这里的小道,宽度正好能容纳一架驴车。周围没有农田,更没有房屋,只有缓坡和荒郊野岭,来的一路地势算不得平坦,但眼前却是一片平地,火光的映照的下,隐约还能瞧见粮仓后的山岳形状。
靠山而建。
这个方向,赵老汉忍不住开始在心里规划逃跑路线,此处是潼江镇和清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