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她可不是温如玉的朋友,那人最重要的好友应该是周希云才对,但容因不纠正李女士,搞错就搞错了。
李女士挺健谈,又问了些乱七八糟的,一半是和容因有关的,比如她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等等,其余的则都围绕这温如玉,大致聊聊温如玉的近况。
当知道容因就在附近开咖啡店,而且容因就是本地人,李女士笑了笑,仿佛对其很是满意,乐呵呵端起水杯喝了一小口,称赞了一句:“挺好的,事业有成,年轻人就是有上进心,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我啊,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还成天瞎闹,玩心重,做啥啥不成,不像你们这么踏实。”
猝然被夸了一道,倒给容因整不会了,尴尬得很。
还以为李女士上门是要做什么,当她来者不善呢,结果到现在都过于平静了点,反而使得容因更拿不准了,没来由就忐忑。
有来有往的,李女士紧接着说起一些自身的情况,譬如她这些年在国外做什么,现居地在哪里,还有她目前有个在谈的小男朋友,总之,事业生活都比较如意,各方面发展都很不错。
而这次回来呢,不单单是为了参加吴父的葬礼,实际上李女士和吴家的关系一般,她在容因面前直言不讳,十分实在地表示,当年若不是吴家非得跳出来当所谓的好人,她早就把温如玉带走到国外了,她并没有抛弃女儿,那时是温家因为温父不能生育一定要抢温如玉,想方设法分开了母女两个,那一年她也只是个不到三十且从小到大被养在温室里长大的姑娘,最后争不过温家,又不被原生家庭接受,被两边都驱逐,无奈只能远走他乡,到外边硬生生闯出一片天。只是等李女士有成就了,可以和温家抗衡了,温如玉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庇佑了,李女士以前问过温如玉要不要到她那里去,可惜温如玉拒绝了,并不想掺和进父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中。
李女士是回来做遗嘱公证的,她目前的国籍还是中国国籍,这么多年过去,她在国内这边仍只有温如玉一个女儿,即使她的岁数还不到年老不能自理的阶段,可还是打算早早就把生后事安排妥当,避免意外比明天更先来。
理所当然的,作为唯一的女儿,李女士的遗嘱中,温如玉将作为她所有财产的继承人,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也不可能会出现到待定的名单上,包括当年李女士和别人生下的那个男孩。
容因不知道怎么接,这事还是比较私密的,按道理不该和她一个外人讲才对,李女士太没心眼儿了点,什么都往外抖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