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宝纯一看有人进来,就抬头看了一眼,来人身高和自已差不多,看起来有三十四五岁,戴着一副变色眼镜,那几年这种眼镜特别流行,能随着光线的变化改变颜色,也是潮流的象征。
这个男的穿着一身不太合身的西服,手里拎着一个棕色的皮包,一看就是外地过来跑业务的业务员打扮。
男人见屋里还有人,便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崔宝纯也热情的回应:“哥们!从哪过来的啊?”
男人估计走南闯北,也见惯了这些,丝毫没有隐瞒:“我是从河北文安县过来的!”
“啊!来这边办事啊?”
“嗯,我家里是开家具厂的,平时做点家具在市场上卖,我来锦州是听说这边能买到三和板,寻思过来整点回去!”
三合板就是三种小薄木板粘合在一起的胶合板,当年家里装修打家具一般都会用到,别看这玩意现在稀烂贱,一点都不值钱,但当年正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这种板子在全国都是比较紧俏的一种物品。
那哥们说完了自已的情况,就开始反问崔宝纯:“哎!哥们,你是做什么的啊?”
崔宝纯一听三合板,心中是一顿狂喜,这东西他再了解不过了,最早他在铁法市上班的时候,就经常采购三合板,崔宝纯随手把书放了下来:“我啊,我是铁法市矿务局物资站的。”
紧接着崔宝纯掏出一盒大参牌香烟,就递给了对方一根,这个烟在当时是非常牛逼的烟,其实它叫人参牌香烟,但大家都习惯叫大人参,叫着叫着就变成大参了。
那小子接过烟抽了几口,彼此陌生感也少了一些,便接着问道:“哥们,你在物资站是做什么工作的?”
崔宝纯大嘴一咧:“我就是一个小科长。”随后他便打开床边的皮包,从里面翻了翻,拿出来一张名片递了过来,同时又装作不经意的带出来一张盖着钢印的工作证。
那男人伸手接过名片,又偷偷瞄了一眼工作证,名片和工作证上写的都是:“铁法市矿务局物资站供应科科长崔宝纯。”
这里要特殊说明一下,在崔宝纯所有的案子中,只有这一次他是用了真名字,这是因为他觉得锦州这一片是他的老家,他在这个地方人头比较熟悉,认识他的人也不少,他怕用假名字露馅,假如他和被骗人上街,如果自已用的假名字,万一在大街上碰上熟人,喊了他的真名字,那么骗局马上就会露馅了,所以他就用了一个真名字,也就是这一次的掉以轻心,为今后案子的侦破留下了唯一的一个突破口,可能也是当初他第一次回老家作案,想的多了一些。
那小子看了看名片,又见到工作证上盖着的钢印,脸上马上就露出了笑容,毕恭毕敬的收起了名片:“原来是崔科长,幸会幸会啊,你看我这小地方来的,我也没有个名片,我叫王德印,不知道崔科长你到锦州这边来是跑什么业务啊?”
崔宝纯一仰头,笑了笑说道:“巧了不是,我和你一样,也是到这边搞点三合板。”
王德印一听就来了兴致,都是一个目的来的,那就互相交流交流呗:“哎!三合板现在可真是不太好搞啊,你来几天了?你那边搞的怎么样了?”
这时候崔宝纯便用他那略带骄傲的小表情告诉王德印:“来了好几天了,我这边还行,都提前安排好了,我有个姐夫,在石山九十七部队当团长,他那边最近弄过来一批板子,是从黑龙江那边用军列发过来的,属于是部队的军需用品,这不都是亲戚嘛,我死乞白赖的从他那里硬抠出来一万张,哎呀!没办法,现在那玩意他妈的到处都是供不应求啊!”
听崔宝纯这么一说,王德印的精神头马上就上来了,很急切的就问道:“崔科长啊,你那边拿的是多少钱一张啊?”
“啊,他那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