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2 / 2)

朝汐坐在他身侧。车队停下时,已经戴上了幕篱。

听到‘宣城王’三个字,她侧了下身,幕篱细微地晃动起来。

荀玄微注意到这边的动静,安抚说,“无事。宣城王殿下今年还未满二十,是京城一批浪荡子弟里难得的实诚性子。这次既然是他领兵,大事只会化作小事,有事也会化作无事。”

豫州被那位平卢王祸害了多年,阮朝汐听到宗室王爵的头衔就心生警惕。

“宣城王……也是皇家宗室?他来做什么?”

“是宗室。宣城王是当今圣上的侄儿,刚刚出仕不久。在京城时和我关系尚可,遇到了难事常来问我。至于他为什么领兵来青州堵了前路应是奉了圣上密旨。”

荀玄微的声线里带着几分歉意。

“这趟青州看海,只怕去不成了。若我没想错的话,阿般,我们很快要回京了。”

第73章

暮色笼罩四野。对面的步兵方阵把前路堵得严严实实, 火把通明,映照得方圆几里亮如白昼。

来的确实是天子从侄,宣城王:元治。随身带来了京城的第二封天子回书。

前半段斥责, 后半段抚慰。

荀玄微四百里快马递送到京城的请辞信,原封不动被送回来。不止被驳回, 天子私信里严厉斥责,“私心畅怀, 罔顾公事”, “卿本栋梁材质, 岂能空置于山间”, 督促他尽早回返京城。

宣城王元治这次带来了两千禁军,日夜兼程南下。

天子早有叮嘱, 荀玄微的书信里有归隐之意, 命他去豫州看看, 是真归隐还是假归隐。

名士天生多才而怪癖, 许多为了躲避出仕, 甚至会隐居去某处深山中, 从此再也找寻不到。

王司空带着圣旨大张旗鼓出了京,荀玄微的请辞被驳回,官职又要升迁, 消息在朝野早传遍了。

如果去豫州找不见人,才是真归隐,不管用什么法子,务必把人带回京。

这次宣城王带出两千人马,就是防备着荀玄微弃官出奔。

元治年轻, 今年才十九岁,和太子恰巧同岁, 在京城长大,时常伴随东宫身侧。少年面孔显得青涩,奉来太子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