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似叮嘱也似祝愿,“活下去!”

能冻死人的天气已经过了,往后会好的。

她心里默念,快步离去,只留下衣袂残影和在风中翩翩起舞的月白发带。

【会的。】赵夙回应她。

杨窈若笑了笑,眼睛像潋滟的湖水,唇边漾起微笑,轻轻的,淡淡的,似白云一般舒卷,愉悦安宁,叫人见了,心也不由静下,跟着浮起极淡极轻的好心情。

【你把买来的米和剩的钱给了她们,你吃什么?】

“我有老师啊,耍赖撒泼,总不至于一碗饭都吃不上。师娘也不会让的,我早把三个月的饭钱交给了师娘,是老师非要带我出来卖枇杷。”杨窈若早有所料,就怕老师又闹出新的手段,聪明的把食宿钱交给了师娘,还雇了人把行囊都搬过去了,所以荷包里剩的不多。

老师锻炼她,必须用卖枇杷来自给自足,这下好了,确实除了卖枇杷也没别的钱可以偷花了。好在可以心安理得住老师家中,杨窈若对自己的聪明进行了肯定。

日行一善的杨窈若哼着从卖菜的娘子那里听来的小调,欢欢喜喜的回老师家中。

并且到家后,她顶着老师怨念的目光,一口气干掉了三碗饭,其中还包括老师的那份。没奈何,谁让老师今日偷偷从茶肆转场到了酒坊,却被师娘发现了呢。

师娘的禁酒令可不是摆设。

吃过晚食,被妻子训得焉头巴脑的应老先生又把杨窈若领去摘枇杷,不过,这回摘的枇杷还有邻居的,没立刻给钱,算是赊的,等她卖枇杷得了钱再还。

摘完枇杷回去,应老先生大摇大摆,走得衣袂翻飞,他用力一捋自己眼睛前的灰白长发,清咳两声,“今日是头一回,故而宽许不少,到了明日,枇杷得本钱,用饭也得是自己赚的钱。”

杨窈若经过一下午的思索,早已信心倍增,在应老先生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时,她欣然答应,引得他之后错愕不已。之后应老先生频频回头,总觉得不对劲,但又说不上来。

第二日,杨窈若直接带着一大篮子的枇杷去了孔庙附近。

重山书院如其名,上去要经过重重台阶?*? ,但凡有人去买点笔墨,回来都要累得直喘气。

所以……

她跑去了孔庙,拎着枇杷就进去对孔子诚心叩拜,而后大声问,“民女今日只带了枇杷,不知孔圣人是否喜欢吃枇杷,特意爻杯求问!”

说罢,她连掷三回爻杯,皆是一正一反。

旁边的人见她问得奇怪,动作又大,早就好奇的盯着了,此时都不免惊讶。杨窈若趁热打铁,深吸气,一副被金子砸中的不能自抑的狂喜,“天呐,孔圣人很喜欢我带来的枇杷!我这就供奉上,送上他老人家喜爱的枇杷,必定能保佑我兄长高中状元!”

说着,她就迫不及待的把枇杷摆上供桌。

接着她又诚心叩首,任谁也不敢信她竟仅仅是为了卖枇杷。

“孔圣人喜欢”、“必定保佑”、“高中”这几个词一出来,周遭的人纷纷围了上来,能来孔庙祭拜,多是有所求,眼见有被神灵额外喜爱庇佑的机会,谁能放过?

其中,还有不少学子。因为孔庙和书院离得极尽,又逢月底,先生们要校考学生们学问,一个个都紧张着呢。

“你这枇杷能卖吗?”

还没等妇人问完,就有一个披绮绣,腰白玉,戴香囊的学子挤上来,“你这篮枇杷一贯钱,我都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