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窈若立刻表现,“我给您买五色浆饮!”
哪知他摇头,“我老骨头骨一把,口重,不爱喝那些,就想吃口青杏。”
杨窈若秀气的眉头蹙起,苦恼为难,“这个月份哪来的青杏啊?”
“有啊!”刚刚还强装正经的应老先生此刻绷不住了,砸吧两下嘴,眉飞色舞,显然是早有准备,“就在这条街拐弯的最后一户人家,他们家的杏树已经挂上了青杏,翠绿可爱,当真叫人涎水直流!”
听听他的用词,看看他的神情,杨窈若实在难以相信这是位能正经教学生的先生。她在心里默默质问赵夙,“你确定系统说的是应遇先生?会不会错了名字?又或者他不是桓及第的先生,是我认错人了?”
然而让她失望了。
【无错。】
【确是他。】
而且赵夙敏锐的察觉到,这位应遇老先生应当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遂提醒了一句。
【才高者多怪,且先看看。】
杨窈若只好跟着应老先生去了。
弯弯绕绕走了一段路,应老先生带她走到一处矮墙外,果真看到一棵挂了不少青杏的杏树。
应老先生目光紧紧盯着墙内翠嫩嫩的青杏,眼里是不加掩饰的喜爱,“你不是说拜我为师吗,去帮我摘几颗来。”
“现在?”杨窈若不可置信,指着墙,“翻进去?我?”
哪知应老先生一本正经的点头。
她还真没干过这种事。
不过,这墙看着不高,爬进去应该挺容易的!
她挠了挠头,掂量比划了一会儿,把墙角堆着的坛子和木板拖了过去,再三鼓励自己,然后绣鞋一踩,手扒上墙头,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总算坐到墙上了,可怎么下去又是一件难事。
墙看着矮,但真坐上去还挺高的。
她闭上眼睛深呼吸,鼓起勇气往下一跃,脚踝震得生疼,好在总算是进来了。
眼看四下无人,她忙摘了几颗杏子,用衣摆兜住,将要转身之际,又回头,从荷包取了些铜钱置于树下,也不管没人能听得见,声音极轻的道:“事急从权,实在对不住。”
她冲着屋舍的方向低头一揖,然后便忙爬上墙,再一次手忙脚乱的翻出去。
别看是矮墙,可加上心理压力,杨窈若累得一头汗。
她把青杏在衣摆上擦了擦,递给应老先生,“您看这些够吗?”
“太够了!”哪知应老先生结果后反而摇头着大声道,语气颇有恨铁不成钢的嫌弃。
“一筐青杏也不过十二文,你才摘了几颗,就给了十文!”
杨窈若呆了呆,她哪知道青杏市价。
“也罢也罢,虽说庶务上不通,好歹心思良善,你这弟子我收了。”应老先生一边摇头,嘴上嫌弃,咬了口青杏,酸到蹙眉,可却答应了。
杨窈若喜出望外,惊喜之余,也察觉出些味道,感情所谓的摘杏是考验。
她感动不已,顺带感恩现代师长们的教育,从小学的就是不贪小便宜,农人栽种辛苦,做事要有来有往,所以才记得偷摘杏子也要给人钱。
不过……
她好奇问道:“先生,桓郎君是怎么做的?”
“哦,他啊。”应老先生又咬了口青杏,酸得愁眉苦脸道:“敲了人家的门,用钱买了一筐给我。”
嗯???
杨窈若顿感后悔,她怎么没想到,所以刚刚一番辛苦是为了什么?
总感觉自己好似有点蠢……
第 19 章
杨窈若心情虽复杂,但不妨碍她办正事。
“先生,我的束脩何时给您,还有拜师礼!”她连忙问道,口头答应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