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能真让她跑了,万不得已也只能暴露了。”同伴叹一口气。
真跑了他们可完蛋了。
第二日,天灰蒙蒙的,笼罩着一片白雾。宁泠早起洗漱好,开门见卖包子的摊贩还在。
她过去又买了四个包子,装若闲聊:“摊主可是本地人?”
暗探神色不变:“正是叙州人。”
“怎么想起在这儿摆摊呢?”宁泠笑着道:“菜市那人多可热闹了。”
暗探心一颤,装作才知:“是吗?我以前在县里卖包子,对叙州城还真不熟悉。”
“我日日在那买菜,当然知道了。”宁泠又说道:“不过昨儿我去码头瞧了,那里的鱼肉更便宜些。”
短短聊了几句,送柴的老爷爷赶着马车来了,从马车上背着装满木柴的背篓颤颤巍巍走下来。
宁泠见状赶紧回屋帮着码柴。
暗探惊出一身冷汗,她话里话外已有试探的意思。
他明日若不去菜市摆摊,岂不更引人怀疑。
灶屋里,宁泠温和地笑笑,低声笑道:“老爷爷,我有一笔买卖与你做,你肯不肯?”
老爷爷放木柴的手停下,浑浊的眼睛盯着宁泠。
“明日你也这个时辰来送柴。”宁泠指着背篼说道:“但让你儿子来,然后我躲入背篓里,他将我放置到你们马车上,送我到码头。”
好端端为何要躲在背篼里离开,似乎是为了躲藏什么?
“你若肯帮忙,我给你五钱黄金,你可去当铺换成七两银子。”宁泠面色不惊,实际心里很是忐忑。
“公子,可是惹上了什么麻烦?”老爷爷声音沙哑问出声。
宁泠道:“其实也算不上大麻烦,大户人家的闺女看上了我,非逼着让我去入赘。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老爷爷似信未信,眼转子在宁泠身上打转。
想了下,他还是点点头。
他们这样的人家,七两银子够一家人两年的家用了。
初次见面,宁泠就好心让他喝水,还担心他干重活体力不支,包了一个馒头给他。
这样的人不可能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大坏人,而且又敢在外招摇买包子。
应该不是什么犯人,黑户之类。
他又偷偷打量了下宁泠,身形矮了些。
可长得还真不错,皮肤白皙好得很,清秀隽丽。
大户人家动心思,绑回去做女婿也正常。
“这两钱金瓜子是定金。”宁泠拿出两颗破旧的金瓜子,“后面三颗是事成之后给你。”
人心不足蛇吞象,宁泠不敢将身上的钱财外露太多。
老翁点点头背上背篓离开了。
下午孟亦知的小厮回来了。
宁泠和孟亦知商量一番,拿走了小厮值钱置办好去淮州的路引,以及回叙州的路引。
裴铉出发的那日,宁泠按照着平日里的时辰起身洗漱。
洗漱后,推开门在外面溜达了一大圈。
卖包子的摊贩已经离开,正经做生意的人家,谁会因一位顾客的随口一句话,就挪走了。
心里有鬼,不得不走。
宁泠回了屋,等着送柴火的上门。
老翁没有食言,与平日相同的时间,这次来的是他的儿子。
“咦,怎么是你?”宁泠开了门,语气好奇问道。
樵夫声音粗哑:“我爹今日身体不适。”
宁泠点点头,让他进了门。
因为长年砍柴的缘故,樵夫肌肉发达,手臂很粗。
身形不算高,但体格强壮。
“大哥,这些木材都是在叙州城附近砍伐?”宁泠看着柴火,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