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璥目中浮出一丝笑意,扶着徐定州起来,“国丈不必如此客气。”

徐玉珠封后之后,大房的腰板都挺直了,简直在国公府横着走,又是翻新扩大院子,又是什么好东西要他们先挑。

早上,盛长乐照例去谢氏那里坐一坐。

正好世子夫人蒋氏也在,就拉着盛长乐,非要跟她唠叨道:“唉,我们家玉珠肚子争气,这么快就怀上龙种,册立为后,光耀门楣,说起来,六弟妹进门也有四五个月了,怎么肚子还不见动静?”

说着,蒋氏又拍了一巴掌额头,讪笑一声,开始自问自答,“对了,瞧我这记性,倒是忘了,六弟妹为救六弟受伤,估计是不能生了……

“唉,大嫂我是过来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就奉劝六弟妹一句,这子嗣之事非同小可,六弟妹千万别不以为然,早些谋划为好。

“你现在是年轻美貌,暂时靠一副美色抓住男人,可是这男人总有腻的时候,你看着徐家这些男人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你要是不生个一儿半女,将来男人弃你而去了,你哪有个依靠?”

“……”

不管她说多难听的话,盛长乐都是一笑置之。

倒是旁边谢氏脸色特别难看,连忙招呼道:“你别就知道胡说八道,危言耸听!”

蒋氏轻笑一声,这才住嘴,“母亲说的也是。”

几人正在屋里说话时候,正好有客人过来探望谢氏。

片刻后,就见几个女眷陆陆续续走进来,向谢氏见礼。

今日来的,基本都是谢氏娘家的亲戚,多半都是听闻徐玉珠立后这件大事,特意过来走动走动的。

大家不免对着蒋氏又是一番吹捧,把蒋氏都吹得乐开了花。

盛长乐一脸不屑的坐在旁边,无意中,目光落到谢家一个年青妇人身上,看她发间戴着的一支明晃晃的蝴蝶金步摇,顿时瞪大了眼。

盛长乐恍然大悟,前天跟徐孟州在灯会上的人,原来是她!难怪觉得有些眼熟。

这妇人盛长乐认得,是谢氏的侄女,叫谢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