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上层建筑 狄兰夏洛特 2565 字 2个月前

那位女士与这位先生?一样,能让人在恹恹的午后发出真心的笑容。

女士是小巧玲珑的亚洲人,面庞精致柔和,有一双明亮爱笑的眼?睛,气质卓越,谈吐优雅,尽管法语发音一般。前台觉得那位女士身?上有一种独特的性感,神秘的、禁欲的。前台很快知道,女士正是现在的老板!

至于现在的情况,应该是原来的老板来找现在的老板了。也就是,狄兰.本廷克是来找她的未婚妻钱宁的。

“钱宁小姐今天上午已经离开,她在这里住了一周。她没让我们帮忙,也不让我们告诉客人她是老板,她在这里友好地?发了一些问卷。她告诉我的同事,更?多的问卷她都去?蓬皮杜发了。她第二天买了一个?滑板,每次出去?都带着。我想她还有几?十份问卷没发完。”前台把知道的都告诉了本廷克先生?,声音听上去?不太热情,这不是她的本意,只是一种习惯。

墨镜之?后,深邃双眸闪了闪。狄兰跟前台道谢,离开了香榭丽舍饭店。他知道她在伦敦过的不赖,从他间或听来的,她俨然是社交蝴蝶。他也知道她要到?九月才会正式上班。但他没想到?她会来巴黎做问卷调查。

狄兰看了看手上那张纸,这是香榭丽舍饭店的司机给他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上面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蓬皮杜艺术中心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1971年,当理查德-罗杰斯和伦佐-皮亚诺赢下蓬皮杜中心设计竞赛,现代建筑史?永远的被改写。这可以看作高技派真正的开端。

而当年都只有三十多岁、并无代表作的两个?年轻人也因为蓬皮杜的设计,扬名世

??L

界。

他们的设计理念是:“建一个?所有人的家园,既要有时代广场的活力,又要有大英博物馆的高雅。”

毋庸置疑,他们做到?了。

但在蓬皮杜举世闻名之?前,巴黎人恨死了它?,法国知识分子?们也恨死了它?。

理查德和伦佐为了完善构思?,专门?仔细逛了马莱区和雷阿尔街区。他们被选址附近的公共空间吸引。他们不想创造一个?“文化艺术中心”,在六七十年代,“文化艺术中心论?”绝不是受欢迎的理念。他们想创造一个?公共生?活场所,适合情人约会、朋友相聚、人们自?由自?在玩耍、表演……

如今,狄兰所站的地?方,完全符合那两位建筑师的构想。他的周围有约会的情侣,相会的朋友,带着孩子?的父母,广场上的表演艺人……

狄兰想起在新白马的旋转楼梯上,钱宁跟他说,他们站在这里谈话早已在一个?世纪前被建筑设计师设计好。

当然,那是当然。

狄兰转身?,走向彩色外骨骼暴露的开放钢框架结构建筑。这是具有想象力的设计,天才的构思?。它?不仅从外部到?内部实现了对空间的充分利用,还有对光线的充分利用。这个?强有力的三维结构框架,就是狄兰在五月舞会上跟钱宁谈论?的未来。

作为“艺术中心”,它?不像一个?古典殿堂,它?像一个?可以移动的机器人。自?动扶梯犹如“空中街道”;底层架空柱(柯布西耶风格)的支撑,让建筑更?轻,并与地?面脱离。而它?的一个?外立面,甚至延续了里纳德街的街道线。

它?是如此与这座城市脱离又融合。

后来,当狄兰站在自?动扶梯上往外看。他看到?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穿着牛仔短裤和红黑格子?衬衫。衬衫扎进牛仔裤里,小皮带锁住一截纤细腰身?。她披散着黑发,可爱鼻梁上架着一副很酷的墨镜。那个?灵巧身?形踩上滑板,眨眼?消失在了夏日广场的人群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