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极多。但每道题又有一些似是而非的关系。特别是前三题,很容易把三道题联系在一起。一旦写完一篇,还得再重新写一篇类似的,约等于连续写三篇一样的文章。
唐慎在心中哀叹:“杨大学士是真的喜欢《周易》啊!”
这都出的什么感人肺腑的破题啊!
唐慎再翻看其他试卷,看了看上面的题目。果不其然,最难的就是《周易》这五题!
《周易》五题能讨杨大学士欢心,可《周易》五题也难写至极!
唐慎冥思苦想时,天色已经放明。旭日东升,照亮密密麻麻、蜂窝似的贡院号房。圣上面南而治,臣下面北称臣,贡院的号房全部都面朝北面。阳光斜照进号房,唐慎眯着眼睛,望着冉冉升起的太阳。
他心一横,突然不再怀疑:“哪怕写得不好又如何,这是《周易》,只要我不写跑题,写叛逆之言,杨大学士就不会给我差分。再说,我对乡试第一场颇有把握。第二场的五题只是附加分,总归是没问题的。”
既然决定了,唐慎便认认真真地再看起这五道题来。
君子以辨,需小而亨,必自强不息,前路便如何天之衢,谨以作乐崇德!
唐慎双目一亮。
这些题目太难,出题范围重复,以他才写了两年八股文的水平,很难写得更出彩。但是无论是梁诵还是王溱,他们都说,唐慎写八股文最出色的地方不是文笔与逻辑,而是他标新立异的破题思路。既然如此,他何不更新颖一些!
直接将这五道题联合在一起,写一篇大文!
大文分五部分,每部分自成一篇,但每部分都可算是大文的一份子。五篇文章连在一起,便是一篇“君子求道,圣人贤能”的作品。这种创意,应当能遮掩住他一部分的才学平乏。
有了思路,唐慎在草稿纸上画出逻辑图,找出五道题之间的关系,再用递进和平行关系将这些题目分类。
到了乡试第二日的晚上,他才整理好五道题之间的联系,开始正式答题。
杨大学士出“自强不息”。
唐慎提笔回道:“夫自胜之强,君子寻道而法天之理也。小辨以行,上之所履,是合天以为德,神化乃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