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20 / 56)

,也能把他提溜起来。”就像当初把他空降到曙光厂一样。吴峥嵘嘲讽道:“他的靠山能靠几年?赵副主任能在滨江任职十年八年吗?”“那倒是,”叶满枝抿了口酒,忖度着说,“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人空降的可能。如果直接来当一把手,那就不只摘了我的桃子,也摘了王造福的桃子。”王造福当初可是奔着曙光厂一把手而来的。如果这次来当一把手的另有其人,那这人至少要在曙光厂干上三五年,才可能调去其他单位。王造福也要因此在副主任的位置上蹲守三五年。哪怕王造福愿意,他老丈人也未必乐意吧?纵观整个滨江市,能摘王造福桃子的人真没几个。叶满枝猜测,即使有人想空降曙光厂,那也不会直接当革委会主任。大致的情况应该是,先将她调走,然后让王造福接任一把手。如果新来的人职级资历都够了,那就直接接任王造福。反之则由田春山等人递补,让这个人当排名比较靠后的副主任。等到电视机业务出成绩的时候,大家又可以排排坐分果果了。叶满枝越想越气,越想越难过。她想尽办法从日本引进生产线的时候,一心为了曙光厂的发展,也一心为了国内电视工业的发展。每每回想起当初在日本受到的震撼,想起那种焦虑的心情,她都觉得心酸。她接受的是社会主义教育,一向很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厚着脸皮买人家淘汰下来的生产线,跟人家讨价还价、锱铢必较的时候,她也感到难堪丢人。她是鼓起很大勇气,做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迈出那一步的。没想到她绞尽脑汁引进的这两条生产线,反而成了她的“催命符”,成绩还没出来,她就要被人撵走了!吴玉琢一直默默听着父母谈话,发现妈妈居然哭了,她连忙放下筷子,从兜里掏出手绢给她擦眼泪。“妈妈,你别伤心了。”叶满枝不承认,亲自辟谣:“我不是伤心,我这是被气的!”吴峥嵘帮她维护形象,附和道:“她这是被那帮人气的!”“那这件事怎么办啊?”吴玉琢担忧地问,“你还能在曙光厂当大家长吗?”叶满枝斩钉截铁道:“能!”有言上中学以后,他们夫妻就很少背着她谈话了。吴峥嵘的保密教育贯彻得很好,有言一般不会将家里的事情向外说。所以,他们夫妻也会当着孩子的面谈论工作。这是他俩反复商量后,共同作出的决定。主要是吴峥嵘发现,她家有言聪明归聪明,但是太善良单纯了。他俩都是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吴峥嵘那个家庭就不必多提了,如叶满枝这般从小在家里受宠的,其实也要使用一些小心机。毕竟是多子女家庭,资源分配和父母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她当初不想在家干活,就一直念书,差点就念到苏联去了。而有言是独生女,成长环境相对简单,除了在儿童团被撸了会计,在小学当了四年普通群众,她从小到大几乎没受过什么挫折。他俩不想把闺女养得太单纯,又不舍得让她经历没必要的挫折,那就只能让她多听多看,长长见识和心眼。没有什么比职场的“阴谋诡计”更能锻炼人了。叶满枝心里有了计较,也没瞒着闺女,“这件事的关键在于王造福,只要他升不上去,那其他人就别想空降成功。”吴玉琢疑惑道:“那万一这个想空降的人是省领导或是更大的领导安排的呢?人家就想当一把手。”“有这种可能,但可能性比较小。”叶满枝解释说,“曙光厂是市属企业,安阳县也是滨江市的,把我从一个滨江市的单位,调去另一个滨江市的单位,必然绕不开市委那一关。省直企业多的是,处级厅级的单位不在少数,曙光厂虽好,但也没好到需要如此大动干戈的地步吧?”要是真遇上了省里的空降兵,她正好可以找夏竹筠替她撑腰。如果是连夏竹筠都没辙的硬茬子,那她也只好自认倒霉,捏着鼻子去安阳县上任了。*思路逐渐清晰以后,叶满枝只写了一封信寄出去,之后便像毫不知情一般,在厂里该干嘛干嘛。这封信于五天后送至市委家属院,当天便被分送到赵副主任家的信箱里了。赵副主任前一天看了信里的内容,次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