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65 / 68)

台面上来了。如果是私下操作的,煤炉厂就要单独给售货员2分钱的回扣。可是被小叶干部放到台面上以后,不但回扣变成了奖金,还让供销社帮着出了1分钱。关键是,这钱大家拿得安心呀!郭二妮不嫌钱少,卖一台炉子奖励2分钱,每天推销5台的话,一个月下来,她能利用业余时间赚3块钱呢,她可太知足了!然而,叶满枝从供销社离开以后,提着的心却并没放下。一台炉子能用好几年,大家买过一次煤炉子以后,短期内不会消费第二次。而光明街上使用蜂窝煤的居民并不如使用散煤的多。以每天50台炉子的产量计算,用不了一个月,街上的蜂窝煤炉子就饱和了。到时候厂里把煤炉子卖去哪里?供销社是看在街道办的面子上,才同意代销煤炉子的。而出了光明街,街道办的面子可就不好使了。叶满枝觉得,是时候招聘两名负责供销工作的业务员了,外面的商店那么多,总不能全靠她一个人去跑吧?她观察了供销社之后几天的销售情况,郭二妮和售货员一起推销,每天差不多能卖十二三台煤炉子。销售速度是远远赶不上生产速度的。只靠这一家供销社确实不行。“五哥,你们最近拉活的生意咋样?”“还行,没有夏天的生意好。嘶,咳咳……”五哥被常月娥喊回军工大院吃饺子,一口烧酒辣得他嘶嘶哈哈直咳嗽。常月娥在儿子背上拍了拍,埋怨道:“吃饭的时候,总说什么话?”“我跟我哥聊天嘛,”叶满枝继续问,“哥,你出去拉活的途中,能不能帮我们厂捎带手卖几个煤炉子?”四哥吐槽:“我看你真是魔障了,怎么整天琢磨煤炉子?”五哥笑着问:“怎么卖啊?”“就按供销社的零售价卖,你每卖出一个,就有二分钱的回扣,要是能让你们车队的那些车夫一起参与就更好了。”叶满枝觉得车夫们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区内部,比供销社更有优势。五哥想了想说:“我倒是能帮你卖炉子,但其他人就未必了。煤炉子的重量不算轻,无论是三轮车还是马车,都挺压车的,你们给2分钱的回扣太少了。”这话倒也没错,人家还有远途运输成本呢。叶满枝问:“你觉得五分钱咋样?我们厂再补贴三分钱。”不能怪她抠,都是跟张勤简学的。有那五块钱的建厂资金打样,她可不敢太铺张浪费。五哥不太确定五分钱是否有吸引力,他自己什么钱都赚,2分也不嫌少。但其他人就不一定了。“我明天去车队帮你问问,要是有人乐意干,我就把人带去你们煤炉厂。”“嗯,你们从厂里拿货,从供销社开发.票。”说到这里,叶满枝心里又不平衡了。她既要操心生产,又要寻找销路,供销社却啥都不用干,只负责开票就行了。他们这钱赚得也太容易啦!有时候,某些想法一旦冒出来,就很难再压下去。她心里越琢磨越觉得自己吃亏,次日见到吴峥嵘的时候,还跟他念叨了一遍。吴峥嵘只能安慰她:“供销社是你目前唯一的销售渠道,除非你们自己开一个门市部,否则无论跟谁合作,你都会觉得自己吃亏。”“哎,我们没有这个经营资质。”叶满枝趴在桌子上,杵着下巴问,“你说,还有什么办法,能扩大销路呀?厂里已经积压了一百多台煤炉子了。”“一百台很多吗?”“我们的规模小呀,不能跟656这种大型工厂比。一百台煤炉子几乎套住了我们全部的流动资金。”吴峥嵘觉得这姑娘是在给他出难题。推销煤炉子,已经不是他熟悉的领域了。见他神色认真严肃,叶满枝以为他在思考问题,便安静地趴在对面盯着他,没敢出声打扰。过了一刻钟左右,她忍不住问:“怎么样?有眉目了吗?”在她心里,吴峥嵘是全能型人才,似乎什么都难不倒他。为煤炉子打开销路,应该也不在话下吧?于是,吴峥嵘就这样被小叶同志架在煤炉子上,下不来了。他神色微妙地喝了口小叶同志倒的茶,快速在心里权衡一番后,谨慎地问:“最近报纸上好像报道过冬天紧闭门窗生炉子,导致居民一氧化碳中毒的新闻?”“是有这样的新闻,前几天第一居委会那边也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