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想说:“蜂窝煤炉子是计划外商品,价格随行就市,可以跟着普通煤炉子的价格走,出厂价定在一块六,或者一块七吧。”叶满枝做贼似的小声问:“主任,一块七是不是有点低啊?厂里还得缴税和上交利润呢。”“不低了。批发价要加价10%,零售价再加15%,从商店买一个煤炉子需要两块多,这个价格就可以了。”刘金宝凑过来说:“小叶,你按照一块七的价格,在咱们单位内部卖几个呗!我先买俩!”叶满枝内心蠢蠢欲动。她其实挺想卖的,早卖早回本。可是,偷瞄一眼虎视眈眈的张勤简,她叹口气,又违心地摇摇头。煤炉厂是国营厂,只参与生产,不参与商品流通环节。也就是说,产品必须交给商店销售,不能自产自销。像他们这样的小厂,私下倒卖几个商品,工商一般不会追究。但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被人抓住了把柄,她得不偿失,还是不要冒险了。叶满枝重新套上棉袄,提着那两个炉子去了供销社,跟人家推销这种新型蜂窝煤炉子。供销社的侯主任倒是挺爽快,听了她的来意,二话没说就把煤炉子留下了。“小叶干部,供销社场地有限,你们先往这边送五个炉子,售罄以后,我再给你们打电话送货。”供销社虽然不归街道办管理,但毕竟是兄弟单位,侯主任还是要与邻居们处好关系的。反正这条街上所有工厂的产品,几乎都被他收进了供销社柜台,不差一个煤炉子了。叶满枝在张勤简那里听了好多供销社和商店的坏话,以为要浪费一番唇舌才能让人家代销煤炉子,没想到她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事情办成了!她惊喜地说:“那我先代表厂里多谢侯主任支持工作,需要送货的时候,你随时往街道办打电话。”“哈哈哈,好说好说,咱们相互支持工作。”叶满枝给供销社送了五个炉子,就安心地回去等电话了。她不只兼任煤炉厂的厂长,还有民政和教育工作要负责。在街道办忙碌了两天,等她筹备完第一期扫盲班的结业考试,终于闲下来的时候,突然惊觉不对劲。供销社好像一直没给她打电话要求送货呀!“二贺,这几天接到过供销社的电话吗?”“没有,只有一通催缴电费的电话,张副主任去交钱了。”叶满枝:“……”
供销社那边是什么情况?将近三天的时间,不会连五个炉子都没卖出去吧?她心里腹诽着,又往供销社跑了一趟。这回她没找侯主任,独自站在门口观察了一下供销社内部的销售情况。煤炉子体积比较大,被摆在柜台旁边的空地上。但是,由于他们的煤炉子是用油漆桶做的,视线晃过去,很容易被误认成油漆。她在供销社门边观察了半个小时,煤炉子始终无人问津,一个询价的顾客都没有。而供销社的销售特点是,顾客买什么,售货员就卖什么。顾客不主动询问,他们也不会主动推销。蜂窝煤炉子是新产品,又长得跟油漆似的,不专门进行推广的话,普通顾客很难会注意到它。她回家吃午饭的时候,跟常月娥吐槽了这件事。常月娥却说:“你不给人家好处,谁会给你推销啊?”“我怎么给好处啊?那不是行贿吗?”“柜台里有的位置好,有的位置差,凭啥有些商品就能被摆到最好的位置上?”常月娥不以为意道,“以前那些布商,为了让绸缎庄的伙计帮他们推销产品,都要私下给人家回扣的。”叶满枝心说,她可没有回扣给售货员。但这事确实不能再拖了,煤炉厂的工人生产积极性过高,三天时间又生产了60多个煤炉子,李家的院子已经被摆满了。要是再找不到销路,厂里就得暂时停工。叶满枝下午回单位上班的时候,拿着小本本做了统计。“二贺,你家要买几个煤炉子?”“一个就够了,炉子买那么多干嘛?”赵二贺问,“多少钱一个啊?”“供销社的零售价是1块8毛7,虽然价格一样,但咱单位的人不用往供销社跑,我让厂里直接送货过来。”叶满枝在笔记本上做了记录,又问,“魏姐呢,家里需要蜂窝煤炉子不?”“我要两个吧,给我儿子那屋里放一个取暖。”街道办这边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