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满枝嘟哝:“自行车和缝纫机都不让买,那我买台收音机总行吧?”常月娥继续泼冷水:“不许买,现在买了收音机,算你个人的,还是算咱家的?等你出嫁的时候要不要带走?”“那我就把收音机留在家里呗,你平时在家还能听听戏曲和新闻。”“我要是想听话匣子,早就想办法买了。你四哥整天在家鼓捣花鸟鱼虫,要是再给他配个话匣子,他就更不想上班了。”叶满枝无语道:“我好不容易得了笔巨款,这也不让买,那也不让买,总不能全拿去买公债吧?”她原本打算把四大件凑齐以后,就用剩下的钱买公债。她赚了一大笔稿酬的事瞒不住,可以预见的是,肯定会有人打她这笔钱的主意。与其到时候得罪人,还不如买了公债省心。公债兑付需要抽签,只要她不说,谁也不知道她中没中签。常月娥拉着她在路口拐弯,“陪我去给你三姨打个电话。”“找我三姨干嘛啊?”“上个月就听她说,她家旁边有套私房要出售,我打电话问问她,那房子卖了没有。”常月娥低声说,“买四大件还不如给你置办一套房产。”叶满枝惊讶地问:“单位不是分房子嘛,咱们还花钱买房干嘛呀?”“你听我的,钱先别乱花,我帮你买个房子。”叶满枝是根正苗红的工人家庭出身,她的一贯认知就是房子由单位分配。常月娥虽然也算是工人家庭出身的,但她爸曾在解放前当过外资工厂的副厂长,因着是从海参崴被苏联老板带来滨江的,他们那一批大师傅被称为“崴子帮”。崴子帮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滨江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买房子安家。而她前夫家里是开绸缎庄的,买房子开分店更是家常便饭。常月娥见得多了,下意识觉得应该给闺女置办个像样的房产。叶满枝捂着棉袄口袋问:“我三姨那边的房子挺贵吧?得花多少钱啊?”“她上次说要1100块。”“那么多?咱们这边买个私房的院子才四五百块钱。”“那是市中心的地段,咱们这里都到郊区了。”叶满枝对买房子当然是动心的,“但我的钱不够啊!人家不可能降价那么多吧?”“我跟你爸打算在你出嫁的时候,给你陪嫁三百块钱,加上这些应该够了。”常月娥低声嘱咐,“甭管这房子买没买成,你都不许回家乱说,听见没?”“知道啦!”*三姨接到电话以后去帮忙询价了,叶满枝答应得挺好,不回家跟其他人说。但转过头来,她就没忍住跟吴峥嵘说了。“我妈不让我提房子的事,但是那么多钱花出去,总要有个去处吧?”吴峥嵘从书桌后抬起头来,问:“你原本打算怎么支配这笔稿酬?”“买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然后剩下三百左右买公债。”吴峥嵘往面前茶缸瞟了一眼,又看向煤炉子上的水壶,给她一个自行体会的眼神。叶满枝会意,立即提起水壶,帮他添了茶水。然后期待地望着他,准备听听他的高见。吴峥嵘喝了口热茶,从写字台抽屉里拿出一个活期有奖储蓄存折。“这里有三百,你取出来就去单位买公债吧。”叶满枝不好意思要他的钱,推回去说:“算了,还有将近五百的窟窿呢,这个办法不好用。”“那缝纫机、自行车和收音机又不是想买就随时能买到的,别人问起的时候,你用这理由随口应付一下就行了。再说,收音机和自行车我这里都有,你拿去应付亲戚盘问也没问题,实在有那追根究底的,你就说这手表也是你花钱买的。”街道办只有主任和凤姨有手表,叶满枝担心太打眼,总把新手表藏在袖子里,偷偷摸摸看时间,外人还不知道她已经有手表了。叶满枝又往他的茶缸里添了点水,不过,添水不足以表达她的激动心情,她还凑上去帮人家吹了吹热气。“嘿嘿,那我就帮你买三百块的公债,回头我给你送过来啊!”“嗯。”“对了,出版社给我发样书了,我先送你几本。”叶满枝狗腿地将新书奉上,“你可是第一个收到我新书的人!虽然你自己用不上,但是可以转送给家里的女同志们。”吴峥嵘笑着将书收起来,看了眼手表问:“你是不是该去党校上课了?”“哎呀,把正事
第37章(60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