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54 / 68)

兰心里的郁闷就别提了。“主任,咱光明街的闲散劳动力还挺多的,”叶满枝小心地问, “街道为什么不多开几家工厂啊?”穆兰组织了半天语言, 只给出一句“这事说来话长”。隔壁的张勤简吹了吹茶叶沫子,接话说:“街道集体企业规模小,生产的产品大多在计划轨道之外, 没有统购,也就没有统销。组织生产不难,难的是怎么给产品寻找销路。”除非有门路, 否则计划外的产品, 很难进入商店或门市部的柜台。而这些小厂的负责人,大多是街道积极分子,阶级成分通常是贫农或工人, 让他们组织生产还行,找销路就不能指望了。叶满枝眼巴巴地问:“主任, 那这间工厂到底能不能开啊?”那些困难啊,阻碍啊,她都不关心。她只想知道工厂能开不。穆兰站在那蜂窝煤炉子前观察了一会儿,回头问:“生产一个这样的炉子,大概需要多少成本?”叶满枝说:“如果只生产简易煤炉子的话,最外面的铁皮可以用废品收购站的油漆桶,填充用的黄土随便挖不花钱,比较大的开销是内膛和支撑内膛的铁架子。”“哦,那就是没什么成本。”叶满枝懵了一瞬,油漆桶、内膛和支架都要钱,怎么就没成本啦?穆兰理所当然地说:“咱们街道有制坯小组,也有打铁小组,先从他们那里借一些内膛和铁架子,等产品卖出去以后再结账。”“还能赊账啊?”叶满枝问,“主任,这制坯小组和打铁小组在哪里啊?”“在第二居委会那边。没活的时候,组员们在家里做家务,等到有活的时候再去各家招呼一声就行了。”叶满枝:“……”

工作时间好灵活哦。她再次问:“主任,工厂到底能不能开啊?”这次穆兰和张勤简的回答出奇的一致。“能开啊,怎么不能开!”反正办厂几乎不需要什么资金投入,若是盈利了还能给街道上缴利润。至于销路的话,暂时不用发愁。基层干部是最先被推广使用蜂窝煤的群体,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蜂窝煤了。在干部间推销炉子,一定会有销路。穆兰自家就至少要买两个。“小叶,劝返工作暂时交给赵二贺去做。这会儿刚入冬,正是煤炉子的销售旺季,你先把工厂办起来!”“让我负责办厂?”叶满枝慌张道,“我没办过厂啊。”她连工厂工作经历都没有,哪会办厂呀?“工作经验都是从无到有的,你放手去干,争取早日投产。”*接下办厂任务后,叶满枝着实紧张了半天,没想到领导会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她负责。然而,半天后,她就恢复平静了。办工厂,在一般人眼里也许算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但是放在街道办,还真不算什么。工厂与工厂是不一样的。有的工厂职工上万人,占地面积堪比一个小县城,譬如656厂。有的工厂职工个位数,胡同当车间,譬如她即将开办的煤炉子厂。叶满枝平复了心理落差后,先回家宣布了她要办厂的消息。“来芽,你要当厂长啦?”沈亮妹吃惊地问。“只是暂时兼任厂长,等厂子走上正轨以后,还要任命一个正经的厂长。”叶满枝没敢胡吹,毕竟现在全厂只有她一个人,实在没什么可吹的。“那你们工厂招不招工人?”沈亮妹赶紧问,“能让你四哥去工厂上班吗?”“可以啊,但咱爸不是说让四哥进基建处当建筑工人吗?”沈亮妹撇撇嘴,不吭声了。叶满枝觉出不对劲,放下正在收尾的围巾,抬头问:“我四哥又怎么了?他不想当建筑工人啊?”常月娥叹气说:“你四哥不是因为聚赌被保卫科抓住了嘛,虽然没在公安那里留下案底,但厂领导已经放话了,那17个参与赌博的人,656厂永不录用。”为了这事,老叶昨天又把老四打了一顿。叶满枝同情地望向四哥,“不能去656还可以去其他单位,哥,你要不要来我们煤炉子厂工作?举贤不避亲,我给你留一个名额。”四哥先问:“你们那工厂是什么性质的啊?国营的还是集体的?”“国营集体都不耽误你领工资,你问那么多干嘛?”“集体的工资比国营的低,还没有劳保和公费医疗,”四哥挑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