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2 / 2)

在一些矛盾,比如家庭、婚姻、气候冷暖、生活水平等等,有些南方同学也许不习惯北方的气候,一些来自大城市的同学不适应小城市的生活。”

“但是希望大家能够解放思想,以事业为重!从六亿五千万人民的需求出发,服从国家计划分配!争取到国家最需要,人民最需要,环境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

孙副校长的动员报告做了一个小时。

叶满枝与边鹊桥代表工业经济系的毕业生写了服从分配的决心书以后,匆匆赶往吴家老宅。

她想跟吴爷爷这种大学内部人士,研究一下毕业分配的事。

主要是,她还没拒绝欧阳老师那个让她留校的提议。

吴爷爷当然想让她留校,到时候重孙女就可以天天来他这里玩了。

但他沉吟一阵说:“你参加高考那一年,全国高校都扩招了。去年会从省大调配毕业生去北京工作,是因为人家那边供不应求。但你们这届毕业生是前两年的两倍,人家当地的生源供应充足,干吗还大老远从滨江调人?你要是不想留校,就不要纠结,直接回绝系里,等着服从国家分配就好了。”

若是一般的学生听说能留校任教,恐怕早就欢天喜地,当场答应了。

他这个孙媳妇,为了留校的事犹豫不决,显然对当老师不感兴趣,又怕错过机会,被分配到外地去。

听了吴爷爷的建议,叶满枝又回家跟父母和吴峥嵘认真商量了一次,最终还是回绝了欧阳老师的留校提议。

然后每天提心吊胆地等着学校公布最终的毕业分配结果。

毕业答辩结束以后,各院系的毕业生便开始陆续接到通知了。

工业经济系的58级毕业生不多,两个班加起来也不过六十人,由于没有被中央部委调剂,他们今年的毕业去向算是最早一批被定下来的。

留在本省且被分去省级单位和市级单位的毕业生,最先收到了通知。

叶满枝正在办公室里坐立难安,焦灼地等待消息时,被人通知去学生处报到。

十几个学生挤在学生处的办公室里,由老师依次点名。

轮到工业经济系时,有个女老师问:“你们系的叶满枝同学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