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桂芳这会儿兜里揣着王悠然给的钱,很硬气。
去见见孩子也好,把话跟他们挑明了。
她大踏步走在前面,男人跟在后面。
一阵冷风吹过,冷得人直打哆嗦。
男人就穿了件薄薄的棉衣,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不过一想到旅馆里的女儿和爹已经一天没吃东西了,他心更凉。
再想想他们家为了给这女人办事,把所有的家当都给霍霍没了,他很后悔。
他看着走在前面的白桂芳,真觉得自己那些年的真心都喂了狗了。
以前和她在一起的那些事儿在眼前过了一遍。
想当年,自己在村里也是数得着的帅小伙儿。
十里八村想嫁给自己的姑娘多了去了。
只可惜自己对结婚这事儿不太上心,一直拖到 25 还没成家。
就在自己要和同村的一个姑娘相亲的节骨眼儿上,这女人横插一杠子,坏了自己的好事。
然后她就对自己展开了疯狂的追求。
当然这些都是在暗地里进行的。
白桂芳一会儿给自己送好吃好喝的,一会儿又给自己做双鞋买双袜子……
他一开始不同意跟她在一起,因为他知道她们是知青,跟自己不是一路人。
可哪个年轻气盛的男人能抵挡得住一个长得漂亮又有心眼,还对自己言听计从的女人的纠缠。
就这样,他慢慢就接受了女人,也喜欢上了女人。
然后他们就结婚了。
说是结婚,其实就是女人把自己的行李搬到了他家,他们住到一起。
结婚没多久他就发现,自己娶的这个女人不太适合自己,准确地说,不适合他们这种农村人。
也是结婚后才知道,这女人什么都不会干,那些婚前哄他的事儿,都是她花钱让别的知青帮忙做的。
她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家里的活儿和地里的活儿都干不好。
要求还特别高,整天嫌弃家里的卫生,嫌弃家里的饭菜。
跟爹娘的关系也处不好。
不过男人心想,她毕竟是要跟自己过一辈子的人,只要自己多干点,在爹娘面前多担待点,这日子总能过下去。
男人就这么憋屈地和白桂芳凑合着过。
直到他们的女儿出生,他才觉得日子有了盼头。
而且有了女儿后,白桂芳的心思也稍微放在家里了。
可这安稳日子还没过多久,高考恢复的消息就传来了。
知青们都知道,这是他们回城最快捷的途径。
于是知青们都开始学习了,白桂芳的心也开始躁动了。
白桂芳当时跟男人说的是,我好好考,争取能考到京市,到时候我把你们都带到京市。
男人和他爹娘不信白桂芳的话,在他们眼里,这事儿压根儿就不可能。
不过他们也清楚,就算是把白桂芳强留下来,她的心也不在这儿了。
那就随她去吧,大不了以后各走各的路。
男人也早就做好了离婚的准备。
高考结束后,白桂芳居然提出个要求,说是要找关系把自己的成绩跟另一个知青的成绩调换一下。
她觉得自己这成绩,要想考上京市的学校,很难,可那位知青的成绩很好。
还说,只要把这事儿办成了,她肯定会带着孩子和男人去京市生活。
男人就跟爹商量了一下,决定去找爹的老关系韩叔叔帮忙。
那韩叔叔在教育局工作,办这事儿应该挺容易的。
果然,韩叔叔答应帮忙,就是得多花点钱,上下打点得 600 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