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崇庆帝本人。

倚华宫的人办事勤快,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便将杨佩宁要的东西抬了来。

彼时崇庆帝也到了。

“今日这样热闹,你们聊些什么呢?”

崇庆帝是贵妃去请的,之前并未禀明缘由,现下贵妃请安后,连忙将自己发现的事情告诉他。

她想,当着这么多宫人的面,就算陛下有心包庇,也不能不管这后宫的悠悠之口。

听完后,崇庆帝果然沉了脸色。

贵妃沾沾自喜,“陛下,您可一定要秉公处理此事。”

不说这话还好,崇庆帝脸色更臭了。

德妃看向一脸无所知的贵妃,恍然大悟之余,第一次有点同情她。

难怪贵妃之前一直拖着时间提什么何美人的事情,原来是为了等陛下下朝过来。

只是,她们几个虽然是担了掌宫的责任,看似是后宫掌权人,可这权利终究是陛下给的,她们说白了就是在替陛下做事情。

可贵妃不达目的不罢休,一看就是先诓骗了陛下来后宫,才说的这事情,这不摆明了觉得陛下有可能包庇淑妃吗?

虽然事实确实是如此吧,可有些事表现出来和没表现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毕竟,陛下作为天子,最看重的就是名声和面子。

崇庆帝冷着脸坐了贵妃之前坐的主位,贵妃则侍立在一侧,好整以暇地看向杨佩宁。

“淑妃,你说你有铁证,如今陛下也在,铁证在何处?”

第136章 秀恩爱,

谁知杨佩宁径直看向崇庆帝。

“陛下既至,想来无需臣妾多加解释了。”她直接从扶桑指挥人搬来的箱子顶上取出一本专门的册子来,“去岁开始,臣妾得陛下教导学习书写,陛下虽说不必拘于小节去登记,可总归是公家的东西,臣妾也不敢太擅专,于是每每取用必命人将日期数量记录在册,这大半年的时光,所耗宣城纸皆在此处。”

贵妃闻言,不敢置信地冲上来命人将那些箱子全都打开,果然见一束束的宣城纸垒叠在箱子内,上头的字迹早就风干了,一看就是存放了许久的样子。

从日久到最近,字迹也由稚嫩到成熟自成风骨,其间隐隐有些帝王笔墨之风,但大多还是女儿家的婉约娟秀。

最可惊讶的,是有一个跟其他箱子比起来小了许多的红木匣子,里头纸张上的字迹与其他几个箱子迥乎不同,一看就是个男人的字迹!

贵妃德妃看到的第一眼,便认了出来。

“这是,陛下的字?”

“正是。”杨佩宁轻叹一声,“臣妾文墨不通,侍奉君侧常觉自卑,去年厚着脸皮央陛下教学一二,才有如今这般小成。”

崇庆帝此时也到了这些硕大的箱子跟前。

光看这些数量,便可知淑妃用心。

再看到那些颇有眼熟的字迹上,更知淑妃对待自己的精细小心。

自己用过的每一张纸,无论是精心写就,还是随意挥毫,都被她珍而重之地存放着。

待看到淑妃手上翻开的那本账册时,更是惊奇。

“这册子,是你亲手笔录?”他略略翻看几页,便可从其中看出淑妃练笔的成长。

也足以证明,这个册子历经时间,必定不是这些时日才新制出来敷衍贵妃查验的。

杨佩宁颇觉难为情地垂首,“臣妾想着,这也算是读书求学问,便不敢假手于人,一应事宜,皆是由臣妾手录装箱。”

凡为人师者,遇见好学又真诚的学生,难免欣慰不能自持。

崇庆帝没想到自己当初只是教着玩儿打发时间的事情,竟叫淑妃这般郑重地表现在了日常生活言行上,很觉自己被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