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佩宁正在给妙仪绣虎头帽,闻言针线错了一个脚,险些扎到手。

旁边的槐序已经不可置信起来,替自家主子愤愤不平。

“她都那样做了,陛下还在偏袒她?还赐了这样好的封号!”

陛下竟然连给嫔妃下毒这样的事情都可以容忍吗!

明仲解释:“在冷宫给娘娘下毒的人已经死了,证据不足以证明是瑶光宫的人做的。”

杨佩宁搁置了绣品,“陛下偏心她也不是一日两日了,我只是奇怪陛下的态度为何骤然更改?”

明仲回话,“奴婢也觉得奇怪,特地去查问了,却也没什么特殊的事情发生。只是听说杨婕妤在陛下跟前哭了一场,后来就封嫔了。”

“哭?”这倒是奇事,毕竟杨婉因近来脾气一直不大好,崇庆帝去瑶光宫之前都还在责打宫女埋怨帝王呢。

可谁叫她忽然变了主意呢?

凭她那脑子,只顾着自个儿享受发泄,哪里会想着低头?

今生韩氏和柳氏并未与她成为好姐妹,甚至还结下了梁子,自然没人替她分析局势,帮衬她重夺盛宠。

她身后居然又有高人指点了吗?

“瑶光宫近日新进了什么人吗?”

明仲摇头,“似乎没有,只是瑶光宫新得皇子,哪怕陛下冷落,也一向有人员来往恭贺,住在后宫里的太妃们,也陆续都在叫人给送了礼。”

如此一来,她接触到的人就多了。

这倒是难查。

正思索之际,崇庆帝也赶到了。

“婉因封嫔的旨意,你这里可听说了?”出奇的,他问这话时候带了些许的小心,怕她生气一般。

杨佩宁颔首,面上不见什么喜色。

崇庆帝便拉住她的手,解释道:“她终究是皇子生母,眼瞧着五皇子庆宴就在明日了,也不好一直冷落着不给晋位。宫外会有闲话,说朕苛待宫嫔。我知道你受了委屈,可是宁儿,朕不希望皇嗣出问题,你会理解我的吧?”

这段时间崇庆帝在她跟前一向“朕”“我”不分的。

杨佩宁当然“理解”,“臣妾虽恼恨她不顾姐妹情分竟致下毒这样的程度,可她是她,皇子是皇子,臣妾知道分寸,不会怨怪陛下也懒得怪她。何况臣妾也没真出事,此事罢了便是,只是日后我与她,怕是难如陛下期望那般情分深厚了。”

这是场面话。

杨婉因都要杀她了,她怎么可能还无动于衷不恨无怨?

但是崇庆帝喜欢听。

“我就知道,宁儿你最是善良宽厚,善识大体。所以朕也打算让你除了尚仪局之外,再掌一尚食局,这也算是朕对你的稍稍弥补。”

杨佩宁心里恼他弥补的方式竟然是让她多干活?

但想到宫权的重要性,还是忍住了。

“陛下信任,臣妾自当效劳。只是贵妃那里,是否会有不满?”

“贵妃终究年轻,做事毛躁,不比你稳重妥帖。德妃……从前她性子也是缓和的,如今一见贵妃就愈发地暴躁起来,皇后身子不好不沾宫权,朕终究还是放心你去调停这些事情。”

杨佩宁心中冷笑:什么年轻,无非是发现贵妃不中用,后宫耗费银两越发多了这才着急上火了。

不过这样也好,有了宫权,她才好施展开来。

“臣妾很愿意替陛下分忧。”

“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崇庆帝心中大定,感慨道:“如今南方大定,晟王之乱已平,五皇子又降生了,朕想着,借此机会犒赏有功之臣。永阳伯此次查探南方灾情,九死一生,你宫里常美人可晋位婕妤,除此之外,宫中高位嫔妃也不多,晋封一二,亦是安慰功臣。”

景朝旧例,高品位份上